上市首日遭遇爆炒的紫金礦業,在連續兩個跌停后,4月30日終于告別跌停,收盤下跌6.83%,換手率56.45%,成交金額62.51億元。 據上證所公開交易信息顯示,機構連續三天瘋狂甩賣紫金礦業。不過與前兩日相比,4月30日的買盤激增,顯示機構入場。 盡管業界已經對紫金礦業上市首日波詭云緲的走勢作了大量分析,但其中隱藏的內幕依然沒有揭開。 不在預期的炒作 據深圳私募界人士稱,主力對紫金礦業本來沒有協同炒作的計劃,是印花稅下調這一利好消息公布之后,主力才有所動作的。 紫金礦業主承銷商安信證券內部人士也向本報記者證實,安信證券也認為紫金礦業定價太高了,但是無奈紫金礦業股東大會堅持要這樣發,很擔心這只股票破發,卻幸運趕上了印花稅下調這個大反彈。 “由于市場預期不高,主力收集籌碼和拉升,幾乎輕而易舉,跟風盤很火爆,而先期申購成功的機構則從容出貨。”安信證券內部人告訴本報記者。 根據上交所信息顯示,紫金礦業上市首日買入的大單有國信證券南京洪武路營業部2.12億、中信證券廣州天河北路營業部1.89億、銀河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1.1億、中信金通證券杭州文暉路營業部1.07億,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聞路證券營業部9533萬。 行情軟件TOPview顯示,買入的6—10位分別為:華泰證券長沙韶山北路營業部9499萬、申銀萬國武漢中山路營業部8717萬、興業證券上海梅花路營業部7883萬、方正證券杭州延安路營業部7824萬、宏源證券北京裕民東路營業部7817萬。 “其中銀河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是國內游資四大主力之一,在圈中被稱為漲停敢死隊;中信證券廣州天河北路營業部是國內重點私募席位所在地;中信證券深圳新聞路證券營業部也是中信證券旗下兩大私募陣地席位所在地,是十分活躍的資金。而國信證券洪武路營業部已連續幾年交易量排名南京第一,其中大戶更是藏龍臥虎,據稱南京第一游資席位就在于此。方正證券杭州延安路營業部為浙江游資席位所在地。”上述人士告訴本報記者,銀河證券寧波解放南路營業部、申銀萬國武漢中山路營業部等資金還曾經集體或者個別幾家合作操作過全聚德、太平洋證券等多只股票。與這波行情剛開始相比,自去年開始,協同炒作因為獲利豐厚,愈發頻繁了。 4月28日新進的兩大資金為:平安證券深圳八卦三路證券營業部和國信證券深圳泰然九路證券營業部。其中一家為活躍游資席位所在地(一說為平安小非跑道),另一家為重點私募席位所在地。 私募拉升,機構出貨?
“協同操作,往往出于兩個目的,要么一天之內完成吸貨拉升,然后在幾個跌停板之后出貨也仍然有利可圖。要么不以贏利為目的,私募負責拉升,機構借拉升出貨,獲利后雙方按比例分成。”上述深圳私募界人士告訴本報記者,爆炒紫金礦業屬于后一種。 根據上交所信息顯示,上市首日前五位賣單分別出自:中信建投證券北京市三里河路營業部、中信建投證券北京市東直門南大街營業部、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光大證券北京月壇北街營業部、中信證券總部。根據TOPview席位數據查詢可知,第六至第10位的賣單分別為:光大證券重慶新華路營業部19265萬、T27797席位密切席位)19066萬、T28761席位18662萬、T28760席位17131萬、海通證券營業部13850萬。 “中信建投北京三里河路營業部以大戶短線交易扎堆、囤積超過800億打新資金而聞名于股市,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大戶指的是某些財務公司或者帶有私募性質的公司,并非普通意義上的個人大戶。而著名的中金公司北京建國門外大街營業部一直被外界視為自營賬戶所在地或者其他資金跑道,雖然中金多次表示系大戶所為,但仍未妨礙市場猜測。排名第五的是中信證券自營盤。T字頭三家為保險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專用席位,海通證券營業部為自營盤。”該私募人士介紹,前10位總賣出19.87億元,大大超過前10位總買入的11.36億元。 蹊蹺的細節
北京投資者陳宇致電本報記者,他指出在紫金礦業上市首日中有太多細節值得推敲了。首先,在93%的換手率的情況下,北京地區的5個營業部就賣出12.47億資金量,將近十分之一的流通個股,但是珠三角、長三角的營業部卻沒有一個上榜的,賣股票的地區過于集中,證明中簽的營業部集中在北京,按照概率學不可能出現這種異常情況。 第二,當換手達到70%以后,居然還出現非常大的賣單,而且當時在22元的賣單全部是5000的整數單,排了非常多,全部在一個價位,顯然紫金礦業的天價最終由人為制造。 第三,天量賣出的股票從何而來?前10位總賣出19.87億元股票,除中信建投證券北京市三里河路證券營業部可能包含眾多大戶,其他營業部的股票從何而來?按照相關規定,紫金礦業網下配售的股份需要鎖定三個月,目前港股和A股也還沒有達成互換交易的協議,因此在一般情況下只能認為這些機構拋售的股份全部來自網上申購。 但由于采用了回撥機制,網下最終配售比例為1.95985105%;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為0.37023587%。根據概率理論,大資金申購的中簽率一般不會大幅偏離普遍中簽率,但是,假設3家T字頭席位全部拋售完,3家機構用于申購的資金量就需要達到357億、349億和320億。而根據此前紫金礦業“法定機構賬戶每戶的累積申購股數限制規定”,只有兩個解釋——要么這3家機構賬戶的運氣出奇的好,中簽率遠超過了市場平均水平,要么就是其中存在著明顯的違規行為。 第四,在T+1的A股市場,93%的換手率不符合邏輯。這意味著所有申購到股票的機構和散戶幾乎全部交易了一次。 第五,上交所有不作為的嫌疑。紫金礦業的開盤價為9.98元,上漲100%的價格為19.96元,但是,上交所卻沒有按照規定及時對紫金礦業進行停牌。當紫金礦業上漲至22元時,上交所的停牌公告才姍姍來遲。雖然只晚了3分鐘,但卻令不少中小投資者蒙受損失。 第六,對于紫金礦業上市首日難以解釋的謎團,市場上有三種看法:機構能T+0;機構能融券;上交所信息有問題。但是面對如此明顯跡象的市場操縱,目前沒有來自監管層進一步的解釋。 4月30日下午,上交所新聞處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聽到稽查部門查處紫金礦業的情況。 應適度監管 國信證券、申銀萬國證券等券商分析師均認為,在抑制過度投機方面,應該改革目前的新股發行申購機制,或者考慮恢復T+0制度。讓投資者擁有平等的投資工具,從制度上根本上改變目前“打新”的惡習。 聯合證券分析師楊偉聰告訴本報記者,監管層對于市場的投機行為應該建立一個適度監管的長期監管機制,而不是頻頻使用盤中停牌等臨時工具。對于頻繁碰紅線的屢教不改的機構,應該進行處罰。但是,也不要過度監管,金融市場需要交易活躍,肯定存在一定的投機成分,水清則無魚。 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假如像爆炒紫金礦業這樣的惡性行為沒有得到查處,違規成本太低,會從客觀上鼓勵過度炒作行為。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