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金價延續大幅振蕩的一周,這種大幅振蕩的格局已經延續3周。而這種振蕩格局也是最容易讓投資者遭遇"平地跟斗",即在一段時間之后回頭看看金價,原來還在原地運動,但投資者自己卻在這段時間的追漲殺跌中損失慘重,為何?
因為大多數投資者腦袋中都希望抓住一輪金價上漲或下跌的趨勢,而且很多時候總"覺得"這種趨勢的啟動就在眼前晃悠,自己必須馬上抓住,否則機會可能很快失去。于是在看見金價在近期區間盤整的箱頂形成強勢運行時立馬追漲買進多頭,希望在金價突破前上車。或者在金價弱勢運行于區間整理的箱底時立馬追跌作空,希望在金價破位前搭上作空的快車。然而最終,趨勢并未如期而至,金價反而逆轉運行,使得作多者買在最高價位,作空者拋在最低價位。
當金價逆向運行一定幅度后,做錯后的恐慌與懊悔會進一步加重,金價逆向運行的幅度越大,恐慌情緒越重。直到金價逆向運行至自己操作反向的箱底或箱頂時,逆向突破的表象會令操作錯誤后的恐慌情緒蔓延至極限,感覺到自己真的犯了個天大的操作錯誤,如果再不止損,金價突破或破位后的加速運行可能會令自己很快爆倉。于是在極度恐慌糟糕的心態中被迫止損認輸。稍微理性的投資者可能會選擇休息調整心態,而賭性較強的投資者可能還會博一把,止損后并順勢再建新倉,希望能彌補或撈回稍早錯誤操作的損失。
但是行情再度給他開了個玩笑,金價觸及區間振蕩的墻壁后再度折回區間整理。賭性較強的投資者進一步遭遇精確反向的雪上加霜。這種情況在涉市不深的投資者身上最容易發生,一段時間后看看金價所處的絕對位置,基本沒有什么變化,但不斷遭遇平地摔跤的投資者可能已處在遭遇市場淘汰的邊沿。看看最近三周的金價區間大幅振蕩,經驗不足的投資者最容易遭遇平地摔跤的尷尬,而一味堅持金價將波段運行至什么價位,并一意孤行進行操作的投資者同樣容易遭遇這種尷尬。
當然,投資者面對金價與自己的實際操作逆向運行時也不能熟視無睹,希望金價過段時間后再度回到自己的操作價位為自己解套。因為金價最終還是會打破階段性的盤整格局,如果你碰巧在金價真實突破前進行了一次精確的反向操作,隨后無視金價的逆向運行而靜候其再度回到你的操作價位解套,這很可能是致命的。隨后金價的逆向大幅波段運行很可能令投資者爆倉。這種情況也容易被涉市未深的投資者碰上。筆者以往常聽聞投資者被套100美元、甚至150美元以上。有的投資者在臨被市場淘汰之際進行鎖倉,結果鎖倉價差超過100美元甚至更多。
金融投資市場,特別是衍生品市場風險巨大,對于初入市場的投資者尤為如此。很多投資可能認為面對些風險沒關系,權當交學費,至少自己在實戰中獲得了面對風險經驗,這是成功之母。這話沒錯,成功源于失敗的經驗累積。但對大多數投資者而言,也不能盲目套用"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因為市場風險千變萬化,百種、千種的不同,如果每次面對沒有接觸過的市場風險都要親自體驗并交一次學費,我想大多數(甚至所有)投資者都沒有能力支付如此昂貴的學費。投資者如果真的要為此一意孤行,那么最終的結果肯定是不堪昂貴的學費而被市場淘汰。
故對于成熟的投資者而言,往往只去把握那些他們能夠把握的機會,而對不太能夠拿準的機會決不參與。當然,每個成熟投資者擅場把握機會的時機、多少也是不一樣的。只是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只參與符合自己理念與自己能夠駕馭的機會。
對于初入市場的投資者,可謂毫無風險教育與經驗積累之言。但需要面對每種風險都要重新交一次學費嗎?借鑒成熟投資者的風險管理經驗與駕馭市場之道不愧是一種捷徑,但這個市場撲朔迷離的東西實在太多,好多貌似成熟的投資者與理念其實并不成熟,這又需要投資者多一份間于市場之內和市場之外的辨別眼光。
筆者以為,對于初入黃金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如果近兩年抱著熟悉市場累積經驗的目的,最好不要選擇黃金保證金市場,銀行24小時交易的紙黃金不失為一種較好實戰工具。而對于急切想進入黃金衍生品市場進行嘗試的投資者而言,筆者也建議你投入黃金衍生品市場的資金量千萬不要超過你投資金融資產總量的15%,甚至盡可能不要超過10%。而一旦初入市場即獲市場垂青有所斬獲時,千萬不要盲目認為"自己原來是這方面人才",甚至貪婪地加大投入。正確的做法是將你的獲利從衍生品理財帳戶中取出而存入銀行,因為你近兩年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了解市場,而不是盡快從這個市場獲取暴利。此外,對所有衍生品投資者而言,如果盲目追求在衍生品市場滾雪球獲取暴利,那么被市場淘汰將是必然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