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自覺或是不自覺,世界各國正在把利率變為一種“競爭性”工具。上周,包括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瑞典央行在內的歐洲各大央行以及新西蘭央行和印度尼西亞央行均宣布了降息決定,降息幅度普遍超過預期,其狀況以慘烈二字形容并不為過。隨著全球掀起降息狂潮,利率作為競爭性工具的真面目越來越顯露出來。 在危急中,人們擔心的往往是“競爭性貶值”。競爭性貶值最著名的例子是,在上世紀30年代的經濟大危機中,各國紛紛放棄金本位,讓本國貨幣相對于黃金大幅貶值,從而相對于其他各國貨幣貶值,以輸出本國商品緩解危機。這種做法最終結果是使危機雪上加霜,布雷頓森林體系也正是吸取危機的經驗和教訓的成果。人們可能會認為,時至今日發生競爭性貶值的可能性已經很小,因為世界各國會吸取大危機的慘痛教訓,同時現在的國際協調機制也已經今非昔比了。但是,這種看法很可能低估了潛在的危險。 也許世界各國不至于大張旗鼓地貶值,但是采取更為隱秘的做法卻是難以控制的,比如說降息。在危機前很長一段時間里,日本就是這樣做的,長期的低利率使日元得以保持較低的匯率,從而給日本的出口和經濟恢復帶來一定的好處。危機發生后,隨著其他國家也紛紛降息,導致日元升值,使日本經濟也因而備受煎熬。 現在,更多的國家加入了這一行列。相比于貶值的敏感,降息是一個國家經濟主權的重要部分,不容其他國家干預。在不斷降息從而不斷地向市場注入流動性的同時,其貨幣幣值的前景不難想象。比如說,目前美國的聯邦基金利率已經低至1%,而且還要繼續往零利率前進,美元未來貶值并非難以想象,貶值的驚人幅度才是需要擔心的。 在大危機時代,各國至少必須把本國貨幣的幣值在名義上與黃金掛鉤,其貶值多少可以說“堂堂正正”。而現在,對于貨幣貶值各國完全可以說這是市場力量所然,讓人無法對其置疑。而降息并向市場注入巨量的廉價資金這個根源,反而被輕描淡寫了。 未來一段時間,降息這種手段很可能越來越廣泛地,越來越大規模而且毫無顧忌地被濫用。或者說,隨著更多的國家加入降息行列,其他國家也變得別無選擇了,同時謹慎的聲音已經漸漸消失。在11月末,歐洲央行還有官員指出,歐洲央行大幅降息可能無助于市場信心的恢復。而現在,這種聲音已經相當微弱,這正是危險之所在。 面對危機,各國確實有必要降息以刺激經濟。但是,在降息的同時,還是應該保持一定的謹慎。競爭性降息很可能是競爭性貶值的前奏,對于這種危險不能視而不見。目前,已經有部分國家如韓國、俄羅斯等采取了直接貶值的措施,而歐元和英鎊早就在“市場力量”的作用下貶值了。在危急中加強國際協調和合作絕非一句空話,僅在降息上面我們就很少看到合作和協調的跡象。同時,對于一些大國,在準備拼命印鈔票的時候,是否應該顧忌一下自己作為大國的責任呢?對此,世界各國應該有所警惕并且發出應有的聲音。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