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認為金融危機現在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了? 司空愛華:這次的金融危機和1929年的大蕭條不同。人們習慣于和那場大蕭條作比較,但并不是說情況已經壞到當時的地步了。最大的區別是,那時的法律法規遠沒有現在完善。 現在的公司已經高度全球化,沒有任何國家的行業能在全球性的經濟危機面前獨善其身。如今,沒有一家財富500強的公司可以明確地劃分它的地域界限。小部分地區的經濟會影響到很多地方,危機也正全球化。所以說,現在急切需要全球范圍內合作來解決銀行業的問題。這是解決現在問題的唯一途徑。 如果說第一波的危機,深度和廣度還停留在一定范圍內,只是銀行向政府尋求現金上的資助。那么第二波,要取決于流動現金的到位和使用情況,希望可以見到積極的結果。 我認為,這個現金刺激計劃會有好幾個階段。國家要開始重新評估,到一定程度要有一個“評估階段”。國家所投入的現金刺激計劃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是否成功或者需要更多的投入,以及衡量一下需要行業內進行兼并或重組,來達到預期的效果。 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分析階段”,分析經濟體系中哪里錯了,如何來總結。這兩個階段沒有先后,是交替發展的。 最終的一個階段,是“執行效果階段”,更多是在法律法規和政策層面來執行。這個最終階段也可能是和前兩個階段交替發生,但更可能在整個危機過去之后數年內發生,可能是五六年的樣子。 理財一周報:什么時候我們可以看到效果顯現了,可以判斷經濟開始復蘇了? 司空愛華:一個典型的經濟復蘇期的表象就是,市場上——特別是次級市場上針對問題貸款的買賣會特別活躍。通過購買打了大折扣之后的問題貸款,獲得流動現金以支持金融企業,F在最難說的問題是整個經濟下行會持續多久。有一個惡性循環是,由經濟衰退引起的失業率走低會帶動消費品領域的衰退,導致企業經濟不振。 舉個貼近生活的例子,有些人本來一年換幾部手機的現在一年內不換手機了,有些人想去看電影的也不去電影院了,許多辦公樓推遲竣工,手機新的套餐計劃越來越少,消費越來越少,導致整體經濟發展不順。從心理上來分析,這是恐懼心理在作祟。沒有失業的人害怕失業,開始“保守消費”;一些已經失業的人無力消費,導致消費品市場的萎縮。而心理上的不確定性也導致有能力消費的人也不愿去投資或購買,因為他們覺得需要觀望經濟會否進一步下滑,給他們的投資帶來壓力。 再舉一個例子來說,在美國的大公司里面,很多都開始考慮啟動破產保護程序,但有的公司可能因為經濟不好而暫緩提請破產保護,由于公司即使申請了破產保護也因有意收購者缺乏流動資金,而銀行缺乏更多金融衍生產品或貸款額度讓他們獲得流動資金以收購破產財產,從而導致了他們的暫時困難。 從一個積極的角度來分析現在的情況,隨著一些公司的慢慢衰敗,會刺激次級市場的交易,促使公司資產或股權的價格回歸理性,不像以前那樣太過虛高。允許公司破產出現從長期來說是一個優勝劣汰的良性循環,但短期來說很痛苦。允許破產會刺激收購兼并的企業市場,也可能刺激經濟找到它的復蘇點。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