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大規模經濟復蘇計劃,對金融機構注資、提供壞賬擔保,向實體企業出借救助貸款,與私人機構聯手購買問題資產,購買美國國債,再加上針對房地產市場和中小企業領域的激勵措施,美國聯邦政府從去年10月以來釋放的流動性已超過近兩萬億美元,而奧巴馬政府2010財年的政府預算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55萬億美元。 在此情況下,盡管美國月度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在今年3月出現了1955年以來的首度環比下降,但外界對于美國將在未來出現長期高水平通脹的擔憂情緒仍在蔓延。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釋放流動性將催生高通脹的推理結果也不絕對;美國是否會在未來出現長期高通脹將取決于美國政府對多種因素的調控結果。 惡性通脹可能性較小 在與美國未來通脹相關的預期中,最為悲觀的就是認為美國將出現長期惡性通脹。不過,國家開發銀行高級經濟師吳志峰表示,惡性通脹一般是指通脹率超過30%的現象,但這種情況在自我調節能力大幅增強的當代經濟條件下并不具備發生的條件。吳志峰認為,美國未來通脹率升至10%以上的可能性也很小。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卜若柏(Robert Blohm)強調,美國未來的通脹水平,與奧巴馬政府接下來一段時間出臺的措施有關。他認為,奧巴馬政府此前釋放的空前流動性,應當能夠讓美國國會以更謹慎的態度審議其未來的救助措施;而一旦國會喪失了對奧巴馬政府的約束能力,美國未來出現高水平通脹的可能性就會相應增大。 部分西方媒體針對美國政府此前決定購買至多3000億美元美國國債的舉動發出警告稱,如果美國政府希望確保其購買本國國債的舉動不會引發美元的大幅貶值,需要借鑒日本政府在本世紀初的經驗,即盡早公布退出機制,并以實際行動保證本幣資產價值的動態穩定。 對沖基金將被嚴格限制 就目前狀況而言,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政府可以通過調控來規避未來出現長期高通脹的因素包括商業銀行放貸規模、對沖基金限制程度和資金流向等三個方面。 首先,商業銀行是否恢復大量放貸對美國未來通脹水平有著直接影響。在商業銀行放貸持續維持在低水平的背景下,即使流動性規模巨大,也會因為投資活動的持續低迷而造成資金流動速度緩慢。而在全球金融危機威懾力依然存在的情況下,商業銀行何時恢復至以前的放貸水平仍然是個未知數。 其次,對于在目前市場上占據了大規模貨幣供應量的對沖基金,美國政府是否能夠對其進行有效嚴格限制,也將對美國未來通脹率產生影響。不過,吳志峰認為,鑒于二十國集團(G20)倫敦金融峰會已誓言嚴格限制對沖基金市場行為,美國政府的相應措施也應當能夠起效。 此外,如果美國政府能引導資金流向此前的非熱點領域,也可以對通脹的上升趨勢起到抑制作用。吳志峰表示,在所有可能成為資金流入對象的領域中,新能源行業的前景最為值得期待。除了能夠對國際油價實施控制之外,新能源技術的突破還將對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提供幫助,從而幫助全球經濟盡快實現復蘇。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