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總統這些天終于可以長吁一口氣了:自他就職以來幾乎一直下挫,在3月初一度創出九十年間美國總統就任后最差表現的道瓊斯指數,在本月初重新回到了他就職日收盤點位的上方,納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更是出現年內上漲。美國金融市場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跌落后重現暖意,實體經濟也出現了明顯向好的跡象,這一切當歸功于奧巴馬就職后實行的救市三部曲。雖然救市三部曲側重點各有不同,但相互之間聯系相當緊密,其重心就是通過各種舉措恢復和改善投資者信心,斬斷本輪金融和經濟危機中的負面循環鏈條。
三部曲之一:穩定房貸市場、重建消費者信心和能力。
奧巴馬上任后的首個舉措,就是在簽署里程碑式的7870億美元經濟刺激法案后,再計劃耗資2750億美元救助樓市,一方面通過降低房貸月供和允許再融資等措施,使陷入困境的房屋業主舒緩房貸壓力,另一方面則通過設立房主穩定基金幫助房貸嚴重違約者保住即將失去的住房,同時繼續認購“兩房”債券以及增加其融資額度,以繼續幫助其提供低廉的房屋貸款,使房屋貸款違約率不至于繼續攀高,減弱其對于美國金融體系所帶來的沖擊。
與此同時,奧巴馬還通過一系列的提供福利和退稅政策增加美國消費者的家庭收入,使美國消費者的實際消費能力在失業率繼續上升的同時不至于出現大幅下滑,從而減少經濟進一步下挫的可能。
通過穩定房貸市場和增加消費者的實際收入,奧巴馬成功提升了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信心,房地產市場也開始出現穩定跡象,盡管失業率持續走高,但美國的消費者支出依舊保持了良好的水平,幫助實體經濟度過了最為艱難的一段時間。
三部曲之二:進行壓力測試、增強銀行業抗風險能力
美國的金融市場動蕩是本輪金融和經濟危機深化的重要因素。為了拯救瀕臨崩潰的美國銀行業,奧巴馬的答案是進行壓力測試,以嚴苛的測試條件衡量美國銀行業所需的資本水平,通過潛在的政府國有化威脅促使銀行補充充足的普通有形權益股本,從而提高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增加市場投資者對于銀行業的信心,使銀行業擺脫由于股價下挫、資產持續縮水進而導致信用評級再度降低、資產再度縮水的負面循環,最終促使銀行業的放貸能力和意愿得到充分的恢復,以提供實體經濟運轉必要的流動性。
在壓力測試的實施初期,市場曾有非常負面的反應,由于擔憂銀行業被國有化,以美國銀行和花旗銀行為首的銀行股股價飛流直下,但隨著美國政府支持銀行業,決心不讓有任何一家對美國經濟舉足輕重的大銀行倒閉的態度明朗,以及在一系列注資、修改會計準則的措施幫助下,美國銀行業一季度報告的盈利狀況出現明顯改善,銀行業股價就此大幅飆升,市場對于壓力測試的擔憂逐漸弱化。
在銀行業融資能力逐步提升的情況下,壓力測試的結果也為市場帶來驚喜,19家銀行雖有10家需要融資,但其數額遠遠小于市場預期,標普對于部分此前受創嚴重的銀行評級開始調升,需要補充資本金的多數銀行也能夠輕易地從市場中通過發行普通股等方式獲得所需的資金。盡管未來銀行業還可能遭遇到新的挑戰,但最為艱難的一段時光已經悄然度過,壓力測試的結果也成了投資者恢復對銀行業信心的重要因素,投資者對于銀行業的態度就此發生根本轉變。這將會幫助金融市場逐漸走出危機的陰霾,為實體經濟復蘇提供更多的支持。
三部曲之三:實施定量寬松政策,解凍信貸市場流動性。
由于信貸緊縮是造成實體經濟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對房地產和銀行業施加援手后,奧巴馬救援經濟的重心放在了提升市場流動性,緩解信貸緊張局面上。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除了穩定房地產市場和增強銀行業的抗風險能力外,通過大量釋放貨幣流動性增加市場供給,進而壓低市場實際利率,成了奧巴馬政府的重要手段。為此,美聯儲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再度采取了購買長期國債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舉措,這一做法雖然受到保守人士的攻擊,認為有損美元的穩定,并可能造成滯漲威脅。然而從實際執行的效果看,的確起到了預期的作用:10年期長期國債利率在4月底前被成功地限制在3%以下的區間,信貸市場衡量流動性緊張程度的利差開始逐步回落,3個月期美元Libor自2003年6月以來首度下跌至1%下方,與隔夜指數掉期利率(OIS)之間的息差(Libor-OIS)下跌至去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其余多項衡量金融風險的指標也大幅回落。信貸市場的逐步解凍,強有力地支撐了投資者的信心,更為實體經濟的順暢運轉增添了新動力。
眼下,金融、經濟危機遠未到可以輕言結束的時候,奧巴馬政府恐怕還要應對更多難題,但救市的三部曲初見成效,無疑會為這位黑人總統今后的施政增添更多的信心和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