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歐美股市受風險偏好刺激再度回升,市場認為印度大選結果很大程度上成為促使周一風險偏好全面上升的重要因素。美元受到市場風險偏好回升的影響而回落,黃金似乎也受到同樣的因素影響。交易商表示,美股標準普爾500指數(shù),SPX大漲2.5%后,期金遭遇獲利了結賣壓,金市投資人將資金撤出市場。但如果投資者在隨后一段時間依然秉持這種風險偏好對黃金與美元可能形成同向影響的觀點,可能會再度陷入新的困境,認為黃金與美元的關系并非稍早所認識的那樣。那么近段時間黃金與美元到底什么關系呢?
如果是單純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可能很難找出近期黃金與美元關系的確切答案,因為這似乎與投資人對宏觀經濟環(huán)境前景的看法有關。在2月中旬以前,由于投資人彌漫著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憂慮情緒,黃金與美元體現(xiàn)出風險避風港角色的正向運行關系,主要體現(xiàn)為共同上漲的“親家”走勢。而在2月中旬以后,由于投資人基于經濟前景憂慮情緒階段性過度釋放后的風險偏好回升,使得美元的避險角色黯然。風險偏好的回升使得投資者明顯追逐于證券市場、商品市場的投機。甚至目前階段僅能作為一種概念的通脹因素也被投資者用于作為投機的借口,因為當前通縮才是事實。此階段黃金的金融屬性黯然,也成為一種投機商品,在趨勢上與美元呈現(xiàn)出反向運行關系。如果投資者要過于拘泥于它們每日的動態(tài)關系,則可能很難找到準確的相關性。故筆者以為,當前在趨勢上將黃金與美元做反向運行關系理解,而不要過于計較它們每日的運行關系可能較為客觀。所以研究美元的運行趨勢對分析金價應該有所幫助。
就美元市場資金率動而言,截至5月12日當周,基金在ICE市場的美元期貨凈多頭寸相對于前周下降2730手至3648手,為08年6月2日當周以來最低凈多持倉。這個凈多持倉量回到了08年7月美元發(fā)動中期升勢以來的起點,基于威爾鑫對美元市場的能量流動分析,筆者以為階段性美元在旗形破位后的單邊下跌態(tài)勢可能已告段落。即便后市美元還存在筆者前期分析的下探79~80點終極支撐的可能,也很可能需要一個弱勢反彈的過渡。
均線MA1在日均線系統(tǒng)中為年線,目前正成為周均線美元回調的強勁支撐,該均線代表美元多年運行的核心成本分布所在。如果不能被一氣呵成地突破,那它將發(fā)揮它強勁的市場作用力,目前體現(xiàn)為對美元回調的強支撐。當然,雖我們在此前評論中分析,美元終極支撐可能在MA2、MA3,以及70.68~89.62美元上升波段的二分位處。但目前通過美元市場的能量率動分析,這個目標可能不會一氣呵成地達到。此外,阻速線理論提示我們,只要美元沒有下破圖示中阻速線2/3線支撐,那么我們就不應該盲目吶喊美元宏觀熊市的到來。筆者依然堅持美元后市還存在走強機會,而目前或正處于階段性低位區(qū)域。
此外,技術指標上,目前美元正在考驗周線布林下軌支撐。而周線威廉指標也發(fā)出美元可能階段性見底的信號,在周線圖中季度線處于上行的態(tài)勢下,我們不能忽略美元周線威廉指標的見底信號。它的有效性比美元處于宏觀熊市中給出的同樣信號大得多。
再如美元日K線圖示,美元完成89.62~82.64點的第一階段下跌后,隨后的旗形反彈有效承壓于交織的30日均線、季度均線、半年均線。再后的旗形破位下跌使目前美元*近年線支撐位。結合美元市場的能量率動分析,周線技術面分析,筆者以為階段性美元很可能會在年線(目前為81.40)附近受到有效支撐。如果確實這樣,那么我們不能對美元觸及年線后的金價走勢抱過于樂觀預期。
當然,我們也沒有必要過早憂慮階段性金價運行前景。市場的實際運行證明,行情的轉軌很多時候總比我們想象的來得要慢。4月中下旬,通過對關聯(lián)的美元、白銀資金流向進行分析,以及結合金價本身的技術面,我們原本以為黃金將會迎來一個不菲的階段性凌厲漲勢。隨后銀價、美元走勢的力度及方向與我們的分析預期高度一致,但金價運行卻意外弱于預期。
有的市場人士或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分析人士,但卻是一個糟糕的操盤手。市場分析大多時候是一種對市場的通過信息過濾后的主觀看法,但具體操盤則必須以尊重客觀的市場為前提,自己對市場的主觀看法必須客觀服從市場。如果發(fā)生矛盾,只能修正自己對市場的主觀觀點,否則就成了我們常常所說的死多頭或死空頭。能夠將兩者很好結合的市場人士可謂鳳毛麟角。故很多成熟的機構,研發(fā)與操盤都是獨立的。相對而言,操盤的難度無疑更大,因為這需要克服人過于主觀的劣根性。由于單純的市場分析往往是對市場的主觀總結,故很多分析師沒有能力勝任操盤手職責。
再度回到市場本身,我們傾向于行情的偏強格局可能會比我們稍早預期的更加“折磨”投資者,而在具體操作上,維持對駕馭市場的主動,我們認為重于簡單追求一些帶有較大不確定風險的獲利。愚蠢而貪婪的投機者總試圖將市場運行軌跡當作展示自己才能的跑道,結果不可能跑贏市場軌跡。聰明的投資人只把市場當作偶爾的提款工具,絕不愿支付與市場戀愛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