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美國商務部同日公布的修正數據表明,美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為萎縮5.7%,好于之前公布的萎縮6.1%,這可能將為投資人樂于承擔更多風險提供了更多的依據。
盡管從美元的下跌中可以看到經濟企穩的預期,但風險偏好上升只是造成目前美元弱勢的原因之一,因為美元指數和美股之間的負相關默契似乎有所減退。
東方匯理銀行(Calyon)駐香港的全球外匯策略負責人Mitul Kotecha上月末表示,之前美國股市的走軟未能提振對美元的避險買盤,這可能意味美元的弱勢地位進一步確立。這里面的原因來自于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擔憂,投資者擔心美國政府無法繼續以低成本進行融資,以滿足為應對經濟危機而形成的數以萬億美元計的資金缺口。
上周,美國政府表示將擴大發債規模以彌補之前預計的1.8萬億美元預算赤字,而高盛最近的報告預計,截至今年9月30日的財政年度,奧巴馬政府可能需要出售創紀錄的3.25萬億美元債務,這使得包括外國央行在內的各路投資人對以美元標價的長期美國國債退避三舍。
盡管政府借貸成本的上升存在著風險,但美聯儲官員認為,3月和4月份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總的來說是件好事。“收益率的上升同經濟前景的改善、對金融機構擔憂程度的降低以及某些避險投資流的逆轉有關。”最近一次美聯儲公布的會議紀要中這樣寫到。
對美聯儲來說,目前的狀況確實等于在懸崖上跳舞,在利率已經降至零,而傳統政策黔驢技窮的背景下,只有拿出膨脹資產負債表的非常規措施,但增加國債購買勢必增加美元基礎貨幣供給,使得美元貶值風險巨大。
雖然美元的適度貶值有利于美國增加出口,定量寬松貨幣政策能為經濟注入血液,但美元貶值一旦超出控制,不僅僅看到的將是通貨膨脹的來臨,甚至投資人對美元徹底失去信心也有可能,那樣的話,離美元崩潰的一天可能不遠,因此相信美聯儲對美元指數跌破80心理大關不會無動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