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新一輪“牛市”來臨
|
新世紀以來延續了漂亮的長“牛市”的黃金,又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從8月下旬美聯儲吹風將推出QE3(第三次量化寬松)以來,國際金價便扶搖直上,從1670美元/盎司左右登頂1795.7美元/盎司,迫近1800美元/盎司的大關,觸及11個月高位。 投資者入市踴躍,國慶長假期間,北京黃金銷量即上漲三至六成,投資金條更驚現3500萬元大單。很多業內機構都預測,新一輪的黃金“牛市”已經基本確認。 金價沖擊歷史高點 黃金再度走出一波耀眼的行情。8月22日,美聯儲會議紀要稱可能很快推出新一輪刺激政策以來,金價即開始急速上探,自每盎司1670美元左右一路走高。9月6日下午6點,國際金價突破1700美元大關,達到1710.04美元/盎司,刷新自3月14日以來的高位。 9月13日,QE3正式推出,金價繼續猛進。到10月5日,紐約黃金期貨價格觸及11個月高位,已漲至1795.7美元/盎司,迫近1800美元/盎司的大關。數據顯示,紐約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自8月15日到10月5日期間,累計漲幅達11.3%。國內金價也從8月23日的340元/克左右一路摸高到10月4日的361.48元/克。而本土多家品牌機構的千足金首飾價格在9月中旬已突破每克460元,逼近一年前的“史上最高價”487元。 與金價飆升相伴的,是投資者的高漲熱情,看多無疑是市場主流。數據顯示,截至10月2日的一周內,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非商品凈多倉為208326手,環比增加4430手,創自去年8月2日以來最高凈多倉水平。而自8月下旬以來,其非商品凈多倉已連續7周呈環比增加態勢。 國內市場也同樣火爆。國慶長假期間,來自北京、重慶的消息都顯示,黃金銷量上漲了三成以上。其中投資金條最受追捧。整個長假期間,投資金條百萬元以上的消費就有好幾筆,有豪客甚至一次就買走了95公斤投資金條,價值3500萬元。北京國華商場也出現一次性購買2萬克投資金條的大單,總價值達700多萬元。在廣州,自9月以來,商鋪已經不銷售現貨黃金,買家均需預先訂貨,兩周后再取。 在此背景下,很多業內機構都預測,美元貶值的影響還在持續,全球主要央行也接力寬松,國際金價將繼續走高,新一輪的黃金牛市已經基本確認。 不過,10月5日也是金價的最高峰。由于當天公布的美國就業數據好于預期,紐約黃金期貨價格小幅回落,當日報收每盎司1780.8美元,跌幅為0.87%。 此后,金價即開始震蕩盤整,到10月15日,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報收1735.46美元/盎司,延續上周的下挫態勢。在金投網舉辦的黃金多空調查中,16日下午,看多者以66%的比例占據絕對優勢,看空者和認為金價盤整者各占16%。 市場存在拉鋸力量 自進入2000年以來,盡管“再創新高”與“警惕泡沫”間的博弈始終未曾停歇,金價仍然走過了瘋狂的12年。這一輪的QE3,使得金價瘋狂神話再度上演。此后的價格下調,則昭示市場中存在拉鋸力量,既有托舉,也有下拽。 “黃金走勢跟美國經濟和美國貨幣政策有密切聯系。QE3消息放出,使美元下行,黃金作為對沖工具,價格漲了不少,不過現在市場對這個消息已經消化掉了,目前,金價走勢更多與美國經濟狀況相關。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就業狀況在好轉,說明經濟在好轉,這樣美元就會走強,金價就會下跌。未來黃金走勢如何,就看大選后經濟數據是走強還是走弱。”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對時代周報表示。 “原來大家預期不會推出QE3,QE3出臺以后,金價一下子漲了很多,將近150美元/盎司。而QE3是個過程,對黃金會一直有向上推的力量,但接下來的力量不是很大,所以黃金后市不會像過去那樣一夜暴漲。同時,下滑的力量也存在,那就是美國經濟數據好轉。上升和下滑的力量每天博弈,黃金只可能緩慢上漲。”獨立經濟學家謝國忠也告訴時代周報。 在謝國忠看來,“中國很多投資者是賭一把的,希望暴漲,如果沒有暴漲,有幾天還跌一點,他心里就有點亂了。如果抱這樣的心態,就不能去炒黃金。” 成都威爾鑫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楊易君則告訴時代周報,現在全球處于新一輪的貨幣寬松趨勢,黃金和白銀都會迎來中長期的上漲階段。“我認為流動性趨勢才是支持金銀長期價格的主要因素。QE3也是跟上了全球新一輪寬松的步伐。” 對長假之后的金價下調,楊易君認為,這與美國經濟數據的關系不大,“它本身需要這樣的調整。前兩個月金價漲幅非常大,很多獲利很大的投資者有回吐愿望。調整過后,我相信中期的金銀價格還會走得更高。美國的貨幣寬松本來定調在2014年底終止,現在延緩到2015年中,總體的流動性趨勢不會改變。” 五礦實達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天驕也對時代周報稱:“QE3推出來了,美國的經濟形勢又不好,大家避險首選是黃金,所以有一波明顯的上升行情。但后來出臺的美國經濟數據比較好,黃金因此漲不動了,進入盤整期。照理QE3的功效應該更長久,漲勢應該連續,但從這次來看,黃金的避險功能比以往小了很多。” 紛擾的金價炒作題材 黃金永遠不乏炒作的題材,在QE3和美國經濟數據外,還有不少消息也被看作是左右金價的元素。年底美國的財政懸崖能否安然渡過,即被認為是對美元的考驗,因此也關聯金價。 有看法認為,屆時如果美國國會放任財政墜崖,將有總計達5000億美元的減稅政策到期,加上支出削減政策生效,無疑會將美國經濟拖入衰退。而一旦延長當前減稅政策并暫停自動減支,又會推高美國債務危機爆發的風險。因此無論美國選擇財政墜崖還是繼續赤字經濟,都將壓制美元走勢,從而推升金價。 “這對金價會有影響。因為黃金的投資、投機需求量很大,金價會因為市場消息有較大波動。如果市場上揪著財政懸崖問題不放,夸大它的風險,金價就會上漲。但如果美國能較好地引導這個市場,給出足以說服市場的說法,渡過這個財政懸崖,就不會對金價構成太大的影響。”趙錫軍說。 在他看來,美國不是首次碰到類似問題,幾十年來它不斷地放松債務的上限,以前也沒出太多的岔子,“就看投資者會不會利用這個去做文章。” 謝國忠則表示:“用這個來賭金價的話,那就懸了。作為個人,對這件事的判斷,是沒有什么優勢的。賭這事風險很大。” 而對無論選擇財政墜崖還是繼續赤字經濟都會壓制美元的說法,謝國忠表示,“美元大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對黃金的看法一定要建立在美元比較堅挺的基礎上,來決定能不能炒。” 歐洲經濟,尤其是歐債危機的發展狀況,也被看成是金價的重要參照。近期最引人關注的大動作便是歐洲央行9月6日宣布啟動無限量“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被認為是歐洲版的量化寬松。“OMT對金價的支撐作用已經顯現。現在再說這話,是錯過了上一波漲勢的人在造勢,想再追一下,自己給自己壯膽。”謝國忠稱。 楊易君的看法是,目前歐債危機對金價的影響已經趨淡,“可以炒作的因素都炒完了。歐盟一直在推進量化寬松,一是刺激經濟,二是挽救歐債危機。歐洲對希臘最壞的結果都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即便希臘退出歐元區,對市場的影響也不會像前兩年那么明顯。” 世界黃金協會公布的最新調查數據也顯示,多國開始傾向儲備黃金。如韓國在7月份增持黃金16噸,黃金儲備量為70噸,創下韓國黃金儲備量歷史最高紀錄。此外,作為黃金需求大國的中印兩國,四季度即將迎來消費旺季,這些也被市場認為支撐金價的堅實梁柱。 “大的央行不會增持黃金,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央行,出于對美元、歐元的擔憂,會增持。但我們也看到由于金價趨高,最終需求在下降。原來印度是最大的黃金進口國,用于做首飾的,現在需求量在下降。印度人傳統的黃金消費觀是,貴了就不買,甚至把原來的首飾化掉,再賣出去。即便消費旺季也難提升需求。”謝國忠說。 趙錫軍則稱,“每年黃金實際需求量的上升有限。黃金退出流通領域之后,無非兩個用途:一是做成黃金飾品,二是工業用途。工業用途的規模略高于飾品,但如果全球經濟放緩,工業用金需求會減少,即便飾品需求增加,兩者抵消,總需求也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用消費變化來判斷黃金走勢,難度較大。而一些國家央行增持黃金,會找準時機,在投機需求下降時逢低買進,與投機的需求峰值并不重合,也難說會形成金價支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期對全球經濟作出了自2009年以來的最悲觀評估,認為全球經濟嚴重放緩的風險已上升到令人擔憂的程度。這是否也是金價的推升力量? 謝國忠說:“IMF很難成為一個炒作因素,它離這個市場太遠,而且是落后于時代的一個組織。其主張也不太可能被大家采納。” 在紛紛擾擾的各種炒作由頭中,國際地緣政治也許是除全球貨幣政策之外,另一個不可小視的重要因素。近期敘、土爭端引發全球石油供應的憂慮上升,加之尚未平息的東亞領土紛爭,使得黃金的避險光芒更趨閃亮。 “是有影響,但這種區域性的紛爭影響不大。”謝國忠稱,“如果美國、歐洲、中國等所有大國的政治都不穩定,那金價就有了強勁的上升動能。”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