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宣布金銀市場期待已久的QE3,美聯儲FOMC最終在11比1的結果下通過了QE3,而且宣布接下來的一個月將逐步通過購買債券來刺激經濟,從而提高就業率。美聯儲這一舉措是否能夠拯救美國經濟呢?答案是肯定的,至少QE3在長期可以逐漸緩解美國高失業率的情況。 正如美聯儲FOMC發布的會議紀要提到, 如果未來美國的就業情況得不到改善,除非就業市場出現穩定而且持久的回升,否則美聯儲將會繼續回購債券,且會在適時采取另外一些措施來提高就業率。一切政策都是在穩定物價的前提下,最大化地提高就業率。 實際上,此次QE3并非空穴來風,早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成員以及各地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已經紛紛做出美國相關的經濟預測,并對失業率發表看法。這些預測的核心觀點為,“即使到了2014年,美國的失業率水平仍將處于6.7%至7.3%的較高水平。更糟糕的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QE1和QE2并沒有使得高失業率有所下降,就業市場在過去四年中并沒有出現回轉的跡象。” 在美聯儲看來,社會總需求不足是導致目前失業率高居不下的主要原因。2012年第二季度美國名義GDP較2008年以前的水平降低了14%,總體維持在1.6 – 2.3% 的增幅之間,相比在克林頓時期,即1997年2007年間,美國名義GDP增長率就達到了5.4%。由于美國整體需求大幅下滑,所以經濟體在短期內很難創造大量新的就業。因此,美聯儲認為如果沒有進一步的政策配合,經濟增長可能不足以強勁到推動就業市場狀況持續改善。 此次QE3的推出使得美聯儲每月購買的資產可以達到850億美元,主要包括,美聯儲計劃的每月400億美元規模購買房利美、房地美等美國支持的機構發行的抵押貸款。這些重磅舉措將使到長期利率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而利率無限接近0%,為提振債券抵押貸款市場,和08年持續不振的金融環境提供了進一步的貨幣支撐。 實際上,QE1和QE2已經將美國利率壓低至相當低的水平,且對美國房產市場的復蘇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只是由于美國GDP增幅太小,對社會需求的提振遠沒有達到降低目前8%就業率的水平。因此,此次QE3的投放主要放到民間信貸支撐實體經濟的發展,以此來緩解就業壓力。未來QE3配合奧巴馬“再工業化”的政策,美國經濟或逐漸步入強勁復蘇,只是這是要取決于實體經濟的回復和重建,而不是虛擬經濟的超寬松貨幣。 自金融危機以來,為了防止全球金融體系的資金鏈斷裂,各國央行推出了大量的貨幣寬松政策,除了我們熟悉的QE1和QE2之外,英國和歐盟其實也推出了大量不同形式的貨幣量化寬松政策。 首先,2008年11月美聯儲推出QE1,宣布購買“兩房”和聯邦住宅銀行發布價值1000億美元的債券及其擔保的5000億美元的資產支持證券,以減緩房屋信貸市場的波動。兩年后,2010年11月,美聯儲又推出QE2,宣布2011年6月底前購買6000億美元的長期美國國債,并維持0 – 0.25%的基準利率區間不變,以進一步刺激經濟復蘇。目前來看,經過了兩次量化寬松之后,美聯儲的負債資產表已經擴至2.8億美元,較08年增長了近40%。而此次QE3之后美聯儲的負債資產再次攀升,預期較08年增幅或達到60%。 英國央行的QE1于2010年2月施行,當時英國購買了近2000億英鎊的英國國債,隨后2012年2月份,英國央行決定擴大量化寬松政策規模至500億英鎊 - 3250億英鎊,而且英國央行部分貨幣政策官員聲稱,未來還需要進一步采取大量貨幣刺激措施,以避免英國經濟增長停滯。同時,英國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也擴充了將近30%。 日本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可謂最為久遠,從上世紀90年代日本“失落的十年”開始,日本央行便每隔一段時間推出貨幣量化寬松政策。2001年3月推出的量化寬松政策一直持續到2006年3月,事隔三年后,2009年12月日本央行為了緩解國內通縮和日元升值壓力,再次注入10萬億日元的流動性。在最近的一次日本央行量化寬松政策(2012年9月19日),除了維持0% - 0.1%的利率不變之外,日本擴大資產和債券購買規模至10萬億日元 - 80萬億日元。 歐洲在本月“債券置換”計劃之前,就已經通過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向歐元區的800多家商業銀行貸出了金額為5295億歐元的三年期貸款。兩輪長期再融資之后,共向歐洲銀行系統注入約1萬億歐元的流動性。同時,也使得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升至3.02億歐元,比美聯儲的2.8萬億歐元超出接近一半。 以上全球主要央行的量化寬松政策除了降低本國融資資本,提振經濟之外,也必然導致了大量的通貨膨脹,伴隨著經濟被提振,必然導致的是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加大輸入性通脹壓力、催生新興市場的資產泡沫。而這些不良影響,在提振金銀價格上無疑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同時,由于各國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增加,導致國債在投資比重中的配置降低,取而代之的投資去向,就是像黃金這樣的新興投資市場。 即全球量化寬松除了本身導致資本流通性加強,助推金銀新興資本市場之外;由于通貨膨脹壓力和替代投資品的投資價值降低,金銀也會在整個金融市場中獲得青睞。 同時,黃金以美元計價,且全球相當大量的大宗商品交易、資本流動、直接投資自都使用美元,經濟一旦步入復蘇,過剩的美元必然推高以美元作為計價貨幣的石油、貴金屬、糧食等大宗商品價格,增加全球商品的生產成本和輸入性通脹壓力。 另外,當一國通過推行貨幣寬松政策,就會導致那個國家的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相對貶值,從而促進出口,提振經濟。但是,這樣會導致各國紛紛推出新一輪貨幣寬松政策,以使得他們本國的商品在國際商場上價格相對降低。今年以來,如韓元、日元、泰銖等對美元和歐元都出現大幅升值。基于本國貨幣升值帶來的出口困難,這些國家也在紛紛采取匯率干預或者推出本國的貨幣寬松政策來干預市場。這意味著,QE3點燃的是一輪全球性的量化寬松。 最終的結果就是金銀會繼續保持其10年來的大牛市,直到資產大量流入金銀市場形成泡沫,并且破裂,金銀的牛市才會終結。而目前,無論是從貴金屬在全球投資框架中的比例,還是從新興市場的發展前景來看,金銀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距離形成泡沫的基礎期還有漫長而遙遠的路途。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