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月16日)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我國2012年黃金實物消費增勢強勁。“實物黃金消費的大幅增長,正印證了‘藏金于民’的道理。”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2012年全年,我國黃金消費量達832.18噸,同比增長了9.35%。其中,黃金首飾為502.75噸,同比增長10.09%;金條為239.98噸,同比增長12.22%;金幣為25.30噸,同比增長21.63%。 另據商務部2月15日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金銀珠寶市場的消費在春假期間同比大增38.1%。老鳳祥、周大福等金樓也稱其銷售增長迅猛,其中老鳳祥黃金類產品的增幅超30%。 “實物黃金因其保值性高,便于對抗通脹及貨幣貶值、進行中小額度的投資,現在越來越成為普通民眾消費時的熱點。近一個多星期以來,實物黃金銷售更是‘借力’于春節長假的熱潮推動水漲船高。”張敬義如是說,“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實物黃金類產品不僅可自用或饋贈親友,更是一個比較傳統且穩定的投資品種,因為金價近年來的走勢一直是向上的。” 中國是堪與印度比肩的全球黃金消費大國,國內民間黃金擁有量保守估計超過3千噸,而國際金價在近十年里則翻了五番有余。 據悉,2002年,國際黃金平均價格為310美元/盎司左右,而2012年價格則為1670美元/盎司左右,十年期間,漲幅高達5.4倍。 業內人士指出,黃金具商品與貨幣雙重屬性于一身,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不安的現如今,其避險保值功能愈加凸顯,即使是平日不做投資的普通老百姓也會考慮買些實物黃金產品予以儲備。 2003年,中國金條交易破冰,政府正式允許個人名義購買實物金條;2005年施行匯改(正式宣布人民幣脫鉤美元的盯住一籃子貨幣浮動匯率機制)后,國家就開始積極推行普通民眾買金戰略,支持民間“藏金”行動。 可以說,政府的許可與鼓勵已經打通了實物黃金投資的康莊大道,而黃金因其本身出眾的保值功能更是吸引眾多民眾投資熱情的根本。 “黃金自古至今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經濟角色,目前仍是如此。大家都相信黃金能保值甚至增值,因此即使今年以來金價相對弱勢徘徊,也難掩大家的購買熱情。可以說,不僅僅是在專業投資界,‘黃金能夠避險保值’的觀念已經在普通人民心里扎根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