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調查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要拉動疲弱的經濟走上更快復蘇軌道,面臨的最大障礙可能來自吝嗇的日本企業界,因后者傾向于嚴控薪資水平。 意識到提升薪資對于日本最終走出多年通縮的重要性,安倍晉三曾直接向日本最大的企業游說組織呼吁加薪,并打破二十多年來平均薪資水平下滑的趨勢。 但調查顯示日本企業不愿響應這樣的號召。 在月度調查中,約有85%的受訪企業表示,在4月開始的下一財年中將維持或下調薪資水平。 安倍的想法是,一旦壓抑銷售、企業投資及收入的通縮循環被打破,自然會有良性循環出現:投資將增加,帶來更多收入更好的工作,并產生更多的需求。 但薪資若未見增長,日本將處于“壞”通脹,也就是弱勢日元推高進口物價,但家庭收入卻停滯,這反而會損害經濟,不會提升增長及需求。 另外,不論是誰獲得安倍提名在下月出任央行行長,面對央行2%的通脹目標恐怕都會感到棘手——日本在過去二十年中很少實現這個水平。 瑞穗總合研究所分析師Yusuke Ichikawa稱:“企業可以增加獎金津貼,但只要基本薪資不變,增長就難以為繼。如果人們預期物價將上升,但是卻預期薪水不會增加,那么貨幣政策將變得無效。” 薪資水平不斷下降 日本國稅廳的數據顯示,日本平均薪資自1998年以來一直下降,平均薪資與消費者物價密切相關。 2012年,日本工薪階層的平均月收入為314,236日元(3,300美元),是1990年有可比數據以來的最低水平。 而且薪資降速長期快于物價,自1997財年以來,平均薪資下降12.2%,而整體消費者物價下滑3.6%。 在198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之后,很多日本企業沒有大量裁員,而是選擇減薪以保住工作崗位。 此后,企業在困難時期減薪而在回暖時期不加薪的模式一直持續。他們壓縮成本,在不斷萎縮的國內市場與本國企業競爭,在海外市場與外國同業競爭。 要改變這種情況,企業需要對國內需求終將開始增長抱有希望。 BNP Paribas Securities的資深分析師Hiroshi Shiraishi表示:“企業必須對長期前景有信心才能促使薪資上升,而僅僅削弱日元并不能讓企業充滿信心。” Shiraishi稱:“我們需要更多的結構性政策來創造新的增長機會,讓企業相信增長前景將會改善。” 獲利前景更加光明 在過去幾周中,日本上市企業一直在上調獲利預估,上市企業中有60%專注于出口。 去年11月以來,日元兌美元累計下挫16%,這有利于出口類企業。11月時市場對安倍將成為下任首相的預期日益升溫,推動日元下跌。 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上周對記者表示:“要使已經撤離日本的生產重新回到國內,將需要付出大量時間和努力。” 瑞穗總合研究所的Ichikawa和法國巴黎銀行的Shiraishi表示,年度薪資談判正在進行中,一些企業最終可能會屈服于工會的要求,同意小幅上調獎金。 然而這兩位分析師均表示,這難以使薪資可持續地上升,因為企業可能會壓制基本薪資,這意味著要把通脹率推升至2%,所花費的時間將比安倍所預想的更長。 2月1-18日期間的調查顯示,44%的企業預計消費者物價將從2014年開始上升,27%的企業認為從2015年才開始上行,而18%稱會在2016年或更晚,這表明恢復通脹預期的任務艱巨。 該項調查囊括了400家目標企業,制造業和非制造業各占一半,這些企業是在匿名的情況下作出回應的。 代表一家批發企業的受訪者表示:“如果勞動力成本上漲,獲利改善步伐就將停止,從而將出現新一波經濟低迷。”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