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1月31日)紐約時段,美元指數強勢運行在81.00整數上方,接近收復上周四(1月23日)驚天大跌后的全部跌幅。在美元指數走高的同時,國際現貨黃金價格則自高臺跳水下跌近2%,同時避險貨幣日元和瑞郎承壓,而高風險商品貨幣澳元和加元則走高。整個市場的格局似乎和此前周三全球市場避險情緒彌散的狀況正好顛倒了過來。時值包括中國在內多個亞洲國家地區辭舊迎新歡度新春佳節之際,國際金融市場似乎也沾上了不少喜氣。 美國GDP繼續維持強勢,Fed縮減QE后美元指數終于發威 美國商務部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第四季度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初值年化季率增長3.2%,符合預期增長3.2%。雖然,這一增速不及此前在去年三季度時美國經濟錄得的4.1%的升幅,但扣除了能源進口和商品庫存等變量的影響之后,經濟增長曲線仍然呈現出平滑上行的趨勢,這使得美國的這一經濟數據狀況被視作了一大消息面利好,并推動了美元指數上行。 而事實上,美國經濟在去年四季度面臨的外部環境并非是一帆風順。季度伊始之際,美國朝野兩黨之間就財政預算問題發生抵牾引發的政治僵局,曾一度導致聯邦政府持續停擺長達16天。此后,在進入冬季之后,美國大部分地區又遭遇了數十年未遇的嚴寒風雪天氣,導致以房地產為首的多個關鍵經濟領域的活動狀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沖擊,在如此不利的外部環境下,美國四季度GDP同比增速能夠達到符合預期的3.2%已殊為不易,而這一數據也令投資者堅信美國總體經濟狀況韌性十足,有著充分的抗御外部風險的能力,因而其增長前景也被進一步看好,這帶動了美元指數顯著走強。 在美國先行發布的GDP數據向好的背景下,此后發布的美國12月成屋簽售數據縱然大幅老公遜色,也未對市場造成過大的沖擊。雖然數據顯示,美國12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月率大幅下降8.7%,而預期是持平,同時11月份由上升0.2%修正為下降0.3%,表明上的數據狀況相當糟糕,但結合此前的各項住房市場數據,投資者很輕易就得出結論認為該數據仍是受到寒冷天氣的意外沖擊,無法代表美國住房市場的真實狀況,因此在數據發布后,美元指數的回調幅度幾可忽略不計。 之前,在美聯儲于周三(1月29日)發布政策決議再度將量化寬松(QE)購債措施的力度縮減了100億美元后,美元指數并未出現立即的快速走強,原因一方面在于美聯儲決議的內容基本為市場投資者所預知,其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透支,另一方面,此前市場情緒緊張的狀況也壓制了美元的漲勢。投資者一度擔心一旦美國2013年四季度GDP數據不佳,同時新興市場局勢惡化狀況也開始沖擊美國本土市場的話,美聯儲此后在3月份的會議上勢必將停止縮減QE,但周四全球市場的進一步動向,連同美國的GDP數據一同打消了投資者此前的顧慮,美元因而補漲。 新興市場絕地逢生,1997式危機料難重演 而周四日內市場上另一值得關注的狀況,就是此前遭到了集中做空壓力的各個新興市場的狀況在當天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企穩,使得此前緊繃的全球投資者神經暫時得到了放松。之前面臨巨大拋壓的阿根廷、土耳其和南非等國貨幣匯率都暫時止跌企穩。業內分析師認為,在相關國家采取了及時性的對抗性措施之后,國際投機資金繼續做空上述市場的成本已經顯著升高。在此背景下,國際游資也識時務地選擇了“見好就收”的獲利回吐操控,而不是貿然乘勝追擊,這使得相關國家在金融與經濟領域剛剛露出的惡性循環苗頭得到了及時遏制。 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的經濟學家周四當天就指出,在全球金融監管體系的嚴密程度已經與當年不可同日而語的背景下,全球新興市場國家很可能不會重演20世紀90年代時所遭遇的似曾相識的危機,畢竟各國政府已經從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過程中吸取了諸多教訓,在應該于何時以何方式推出何種對抗措施方面已經積累起了相當的經驗。相比起當年,目前情況最危急的土耳其所料承受的后果也只是發生經濟軟著陸,不會像當年的印尼和泰國一樣遭遇全面崩潰。不過,該機構的專家也同時警告稱,目前尚不能斷言新興市場的這番危機就已經就此告一段落,因為此后若相關國家措施不當,風險因素仍有可能蔓延外溢,因此各方也仍需對此加以警惕。 此后,IMF負責西半球經濟事務的主管也表示,全球經濟變化可能會觸發拉美和加勒比地區動蕩,相關地區需要重建財政緩沖,并利用貨幣政策和靈活匯率來消化沖擊,同時還應在教育、基礎設施、勞動力和產出等市場上實施結構性改革。 另外,在上周開始的這輪新興市場經濟風波中似乎始終獨善其身的唯一金磚國家這中國的狀況在周四也一度引起了投資者的小小關注。當天提前發布了的中國1月份匯豐制造業PMI終值數據為49.5,相比初值49.6又下修了0.1個點,這似乎進一步印證了中國經濟增長進入了階段性的疲軟期,因而,一小部分投資者也擔心中國市場會否在此后步其他金磚國家之后塵淪為國際游資的下一個狙擊對象,但業內有士之士指出,這一顧慮基本是杞人憂天。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的資本市場并未完全開放,因此如同土耳其等國那樣遭受游資全面洗劫的可能性極小,同時,中國當前的經濟周期狀況也并不與上述國家同步,因此發生在其他金磚國家的市場動蕩格局,至少短期內不會在中國重演。 東京三菱銀行的匯市策略師評述稱,雖然疲軟的匯豐PMI指數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國國內經濟增速在近期進一步放緩的狀況,但光憑這一項數據并無法完全揭示出中國經濟狀況的全貌,而由于春節假期的影響,在未來一周的時間內中國市場都不會再有更多的重要經濟數據發布,同時整個亞洲市場的交投狀況也會趨于清淡,因此尚暫時無需擔心來自中國的經濟數據狀況會令當前全球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動蕩狀況變得雪上加霜。 該機構同時指出,低于50的匯豐制造業PMI雖說不是盡善盡美,但并不值得投資者去對此作過份悲觀的解讀。此前,在2013年和2012年1月份時,匯豐制造業PMI終值數據也分別僅有47.7和47.6,但中國在過去兩年的GDP增速仍達到了7.7%,這可能表明該數據受到的實質上是。事實上,中國政府從未發生主權債務違約的傲人記錄,以及在最近這輪發展中經濟體市場風波中獨善其身的狀況,仍意味著投資者可對其經濟前景狀況予以足夠的放心和信任。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