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黃金市場最大的主題可以說就是美聯儲的QE政策。正是年初開始放出美聯儲可能在今年縮減QE,減少每個月85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規模的消息,使得今年金價經歷了超過20%的跌幅。 在美聯儲9月會議前,市場曾經確信QE縮減即將到來,金價的大跌似乎就在眼前。然而,美聯儲出乎市場意料宣布維持QE,此后,金價的每一次上漲或者下跌幾乎都和對QE縮減的猜測相關。 美聯儲9月會議后影響黃金的重大事件。 9月18日 因日內美聯儲意外宣布維持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以及基金利率不變。隨后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也表示失業率降至6.5%前不會升息,并稱縮減購債沒有固定的時間表,黃金價格暴漲超過4%,并刷新日內1367.30美元/盎司的高點。最終收盤上漲55.74美元,漲幅4.24%,報1365.80美元/盎司。 美聯儲(FED)周三宣布維持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不變。美聯儲每月購買450億美元較長期美國國債,每月購買400億美元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并維持基金利率在0-0.25%區間不變。 9月25日 因日內美國參議院將就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進行試驗性投票,但投資者擔憂未來預算談判可能再度陷入僵局,刺激避險情緒升溫,黃金價格大漲至1335美元附近,漲幅約1%。最終收盤上漲12.14美元,報1334.70美元/盎司,漲幅0.93%。 周三美國參議院將就提高債務上限法案進行投票,之后眾議院可能最早在周五(9月27日)進行投票。此前眾議院已通過在12月15日前為政府提供資金,美國新一輪的財年將從10月1日開始。 9月26日 因日內公布的美國初請失業金數據創5年來最低水平,GDP數據也相對較好,令投資者對美聯儲提早縮減QE規模的預期升溫,助漲美元打壓金價,黃金價格曾一度重挫逾1%。最終收盤下跌10.44美元,跌幅0.78%,報1323.16美元/盎司。 美國勞工部(DOL)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9月2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為30.5萬人,預期32.5萬人,前值由30.9萬人向上修正至31.0萬人。美國9月2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四周均值下降至30.8萬人,創2007年6月以來新低。 9月27日 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拒絕了奧巴馬(Barack Obama)總統提出的要求。奧巴馬要求通過不附加條件的直接法案來為9月30日之后的聯邦政府運作提供預算資金,并且按時提高政府借款授權以避免歷史性的美國債務違約情況發生。 10月1日 因美國驢象兩黨未就財政支出達成協議,美國政府遭遇17年來首次停擺,然而黃金卻遭遇“賣事實”操作大跌近50美元,至1285美元附近,跌幅約3.5%。最終收盤下跌37.80美元,跌幅2.8%,報1290.10美元/盎司。 美國國會未能在最后期限前達成預算協議,美國聯邦政府自1996年以來首次出現停擺。美國國會兩黨在最后期限前依舊互不讓步,在奧巴馬醫改法案問題上堅持己見,導致談判遲遲沒有進展。 10月2日 因日內公布的美國ADP就業數據不及預期,同時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Mario Draghi)的言論幫助歐/美大漲至8個月高點,黃金價格自兩個月低點反彈近3%,并刷新日內1323.30美元/盎司高點。最終收盤上漲25.24美元,漲幅1.96%,至1314.46美元/盎司。 10月9日 因日內美國總統奧巴馬將提名耶倫為下屆美聯儲主席,黃金價格一度刷新1295美元/盎司的日內低,同時些知名機構都認為美國不會出現債務違約,緩解了投資者的避險情緒。最終收盤下跌17.94美元,跌幅1.36%,報1301.13美元/盎司。 10月10日 因日內四共和黨人士向總統奧巴馬提議短期上調債務上限的方案,暗示兩黨在解決債務上限僵局上取得重要突破,致避險情緒放緩,現貨黃金大跌超過1%,至1290美元下方。最終收盤下跌17.84美元,跌幅1.37%,報1287.26美元/盎司。 10月14日 因日內及歐洲央行公布的20國集團8月CPI年率均出現增長,暗示未來通脹水平較高,黃金價格短線大漲逾1.3%,至1290美元上方。不過,之后有消息傳出限的問題上達成一致,金價小幅回落至1275美元下方。最終收盤上漲2.75美元,漲幅0.22%,報1273.05美元/盎司。 10月17日 因日內美國兩院正式通過提高債務上限以及重開政府的議案,現貨黃金歐市早盤曾瞬間拉升約45美元,并站上1320美元上方。最終收盤上漲39.80美元,漲幅3.11%,報1319.30美元/盎司。 10月22日 因日內公布的9月非農就業數據遠低于市場預期,黃金價格大漲逾30美元,并刷新日內1344.40美元/盎司高點。 10月30日 因日內美聯儲利率決議宣布維持當前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不變,黃金遭遇“賣事實”操作,一度下挫逾20美元,并刷新日內1334.40美元/盎司低點。最終收盤下跌2.1美元,跌幅0.16%,報1342.50美元/盎司。 11月7日 因日內歐洲央行(ECB)央行意外下調指標再融資利率至0.25%,隨后歐銀行長德拉基稱歐元區可能面臨較長時期的低通脹,同時美國方面公布了強勁的GDP數據,歐元/美元大幅跳水,黃金價格自1320美元/盎司附近的高位大幅下挫,并觸及1297.40美元/盎司日低。最終收盤下跌12.13美元,跌幅0.92%,報1304.80美元/盎司。 11月8日 因日內公布的美國10月非農就業人數遠高于市場預期,令美聯儲年內縮減QE的預期陡然升溫,金價大跌超1.5%,并一度刷新1281.20美元/盎司的三周來低點。最終收盤下跌20.10美元,跌幅1.54%,報1285.70美元/盎司。 11月13日 因日內耶倫的國會聽證會證詞稿件被外媒披露,其中內容多半偏向鴿派,黃金價格紐約時段尾盤迅速拉升逾10美元,并上漲至1280美元上方。 11月14日 因日內下屆美聯儲主席提名者耶倫(Janet Yellen)在國會聽證會上做出的證詞偏向寬松,黃金價格一度刷新日內1294美元/盎司高點。最終收盤金上漲13.50美元,漲幅1.07%,報1287.30美元/盎司。 美聯儲何時縮減QE的“猜謎游戲” 可以說自從美聯儲9月會議后出乎整個市場意料地決定維持這每月850億美元的債券購買規模后,美聯儲何時做出縮減決定就成了整個市場都在參與的猜謎游戲。 總體而言,整個市場的猜測集中在縮減究竟是在今年12月美聯儲會議后開始,還是會進一步退出到明年1月,甚至一直持續到明年3月耶倫上任后。 自從2008年美聯儲推出QE后,黃金便因為其避險保值功能而價格飆升。今年金價的大跌則也是因為猜測由于美國經濟好轉,美聯儲將結束QE。或許整個市場都知道QE早晚要結束,但究竟是“早”還是“晚”對黃金價格的波動卻是至關重要的。 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猜謎游戲中,大家究竟是怎樣站位的。 今年就開始? 在猜測今年美聯儲就將可能縮減QE的專家和機構中,花旗集團(Citigroup)認為美國這個全球最大經濟體顯示出了“潛能”,猜測美聯儲最早將在今年12月縮減購債。 猜測美聯儲今年12月就將開始縮減QE的機構和專家普遍都對美國經濟恢復比較有信心。尤其在10月非農數據發布后,該數據大好于預期更讓他們確信美國經濟已經復蘇接近到美聯儲可以退出QE的程度了。 匯豐(HSBC)的美國經濟分析師仍預期,美聯儲在12月宣布縮減QE的機率不小。 瑞銀集團(UBS)也在10月非農數據公布后表示,鑒于近期公布的美國經濟數據普遍向好,暗示美聯儲可能在12月開始縮減QE。 澳新銀行(ANZ)的分析師們在一份報告中稱強于預期的非農數據將可能使美聯儲早于明年第一季度縮減QE,會將美元推高。 紐約Jefferies & Co的首席金融分析師Ward McCarthy表示:“對于美聯儲,12月開始縮減刺激措施是有可能的,而隨著10月非農數據公布,這可能性又更加升高。” 明年才會來? 不過即使近期經濟數據向好,明年1月美國即將再次面臨債務上限問題,這對經濟的影響毋庸置疑,因此,這也是很多專家和機構認為美聯儲不會輕易在今年就開始縮減QE的一大理由。 美國經濟是否足夠強勁是美聯儲做出決定的根本因素,因此目前顯示美國經濟狀況的經濟數據是整個市場的焦點。很多猜測美聯儲可能在明年開始縮減QE的機構和專家都將焦點聚焦在經濟數據上,認為要從即將發布的這些數據中來確定QE的走向。 而在猜測美聯儲明年縮減QE的專家和機構中,意見又分成了究竟是明年1月縮減,還是等待耶倫上任后在3月才開始縮減。 布朗兄弟哈里曼(Brown Brothers Harriman)預計美聯儲將把縮減QE的時間表延后至2014年,因此美元短期將受到市場預期的作用走低,利好黃金。 道明證券(TD Securities)美國研究及策略主管Millan Mulraine表示,“該非農報告是鼓舞人心的。此前,美國其他經濟報告也表現良好。上述種種均表明了美聯儲明年1月開始削減購債的概率正在上升,此前市場預期為3月;特別是若未來數月數據持續良好的話。” 有許多分析師認為,美聯儲或許也在視經濟數據做著自己的考量。因此,對美聯儲究竟什么時候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目前事實上確實很難有定論。 據外媒調查:16家美國一級交易商中有七家預計美聯儲在明年3月縮減QE,一家預計在2014年中,六家預計在1月,一家預計在今年12月,一家預計在明年4月 。 BK Asset Management外匯交易策略主管Kathy Lien表示,美聯儲官員此前的言論鴿派意味已有所減弱,加之10月非農數據良好;若美聯儲愿意的話,他們12月便可削減寬松規模。不過,12月雖有可能性但可能性不大。因在關鍵購物季,美聯儲一定會在削減購債上有所猶豫。 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首席經濟分析師Jan Hatzius表示:“盡管10月的就業數據較預期強勁,但我們仍舊認為3月會議是美聯儲縮減買債比較可能的時間。盡管如此,12月也有縮減的可能性。”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分析師指出:“我們的基本看法仍然是,美聯儲將從2014年3月開始縮減貨幣刺激規模,但強勁的非農就業數據讓12月行動仍存在可能性,下一次公布的11月就業報告將是美聯儲決策的關鍵。”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 Corp.)首席執行官(CEO)Brian Moynihan表示,美國經濟將保持溫和增長,他預計,在有更加強勁的信號表明經濟將擴張之前,美聯儲(FED)將繼續當前購債步伐。 加拿大皇家銀行(RBC)預計美聯儲將在明年3月會議上開始削減寬松。Sue Trinh表示,“外媒最新的交易商調查顯示,市場預期的削減時點在1月至3月間。即便如此,1月的可能性仍較低,因屆時是伯南克交班于耶倫的月份。而如果伯南克在耶倫接任前決定削減寬松,則將冒令傳達給市場的信號變得模糊不清的風險。”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全球新興市場聯席主管Ramin Toloui近日表示,美聯儲(FED)最終何時做出縮減量化寬松措施(QE)的決定將取決于經濟數據,該聯儲最可能在明年3月宣布減少資產購買規模。 野村證券(Nomura)資深政治分析師Alastair Newton 11月19日表示,華盛頓持續的財政之爭將成為2014年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他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財政的不確定性預計將持續至2014年一季度,這可能導致縮減QE延遲至2014年二季度。” 美聯儲官員們怎么說? 市場對美聯儲決議的猜測很大程度上基于近期發布的經濟數據,而美聯儲本身自然也是緊盯著經濟數據,從一些美聯儲官員近期的講話中可以看出,或許美聯儲確實和市場猜測一樣,真的在等著經濟數據再做決定。 美國圣路易斯聯儲主席布拉德(James Bullard)在過去的兩個月中一直呼吁美聯儲維持其購債規模。他說:“削減購債規模需要取決于通脹是否達到美聯儲2%的目標。” 美聯儲理事鮑威爾稱,美聯儲何時開始縮減購債規模的時機很不確定,這主要取決于經濟的發展情況。美聯儲最有可能在經濟復蘇更加穩定的情況下最終收緊政策,并且和市場進行更有效更透明的溝通。 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11月5日表示,美聯儲(FED)在撤回大規模購債舉措之前,應等待更有力的證據表明經濟增長動力十足,但之后應該明確宣布刺激措施何時結束。 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 (11月8日表示,不想被一個月的數據左右,但10月就業數據的確令人鼓舞。美聯儲將在未來幾月觀察數據,并在來年觀察復蘇是否是自持的。一旦確定經濟復蘇已經可以自我持續,那美聯儲就可以開始削減QE。 當然,一些美聯儲的官員則是給出了相當有傾向性的發言 里奇蒙得聯儲主席萊克(Jeffrey Lacker) 11月1日表示,在過去的14個月中,美國勞動力市場已經復蘇的足夠令美聯儲縮減其購債規模。 費城聯儲主席普羅索(Charles Plosser)愿意縮減QE。他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美聯儲在9月的會議上“明顯錯過了削減QE的機會”。 達拉斯聯儲主席費舍爾則并不支持美聯儲繼續維持QE,他認為,在政府沒有就預算達成協議、實現國家財政長期平衡之前,美聯儲任何的QE政策都不會起到明顯的效果。他同時也警告,繼續維持這樣大規模的購債政策,可能會有引發通貨膨脹的危險。 波士頓美聯儲主席羅森格倫(Eric Rosengren) 11月5日表示縮減QE推遲一兩個季度也無關緊要 里奇蒙德聯儲(Richmond Fed)萊克(Jeffrey Lacker) 11月5日表示,美國政府關門和預算爭論不應剝奪美聯儲將會很快縮減購債規模的權力。 克利夫蘭聯儲主席皮納爾托(Sandra Pianalto) 11月6日表示,美聯儲(Fed)對繼續維持量化寬松規模應該警惕,因為美聯儲對此毫無經驗并且經濟形勢存在不確定性。 亞特蘭大聯儲主席洛克哈特(Dennis Lockhart)則非常直接地聲稱,美聯儲有可能在12月中旬召開的貨幣政策會議上,決定削減每月850億美元的購債計劃。 芝加哥聯儲主席埃文斯直接談到了對縮減QE的看法,他表示,他個人不急于縮減購債規模。 當然了,美聯儲官員中,最受市場關注的還是現主席伯南克和下任主席耶倫的看法。 耶倫11月14日在參議院銀行委員會前作了大量的證詞。她表示,當開始縮減QE時,將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耶倫認為,過早結束QE存在風險,維持QE太長時間也是這樣。當復蘇還很脆弱時,不撤走購債措施至關重要。但QE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隨著復蘇持續下去,需要及時將貨幣政策回歸正常,聯儲擁有退出QE的工具。購債持續的時間越長,越有必要擔憂相關的風險。 伯南克在11月19日則表示,美聯儲仍承諾只要有必要將維持高度寬松的政策,他還稱,只有當確信就業市場改善局面將持續,美聯儲才會開始削減國債購買規模。 技術面上怎么看? 黃金年底唯一看點在于是否跌向1180/1200:從日圖上看,現貨黃金自1361跌回1251下方,暗示金價自1433受阻下跌的走勢延續。MACD綠色動能柱擴張,雙線向下發散;隨機指標在20下方鈍化。若確認1251有效跌破,后市目標將看向1180附近,此處為1433-1251的100%映射位。當然,金價在1200整數關口也有可能存在一定支撐。 中繼形態向下破位,長期跌勢仍未結束:從更長周期來看,現貨黃金跌破了自1180以來的趨勢支撐,也同時跌破了今年5月以來的收斂三角形中繼形態。理論跌幅在從1260附近算起,向下200美元左右。 QE曾經對黃金做了什么? 第一次QE:2008年11月23日,聯儲首次公布將購買機構債和MBS,標志著首輪量化寬松政策的開始。 2008年11月-2010年4月 2008年11月,美國金融市場正處在危機的漩渦之中,為避免金融系統崩潰,美聯儲宣布將購買政府支持房利美、房地美和聯邦住房貸款銀行與房地產有關的直接債務,還將購買由兩房、聯邦政府國民抵押貸款協會所擔保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到2010年4月,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結束,總計購買政府支持企業債券及相關抵押貸款支持證券1.725萬億美元。其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為1.25萬億美元,長期國債為3000億美元,機構證券約1750億美元,并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0.25%歷史低位。雖然美聯儲向金融系統注入了巨額流動性,但由于實體經濟復蘇和就業增加過程緩慢,銀行信貸不增反降約255億美元,金融機構處于盈利考慮,將低成本資金大量投向金融市場,道瓊斯指數在創下6640點的新低后持續反彈,到第一輪量化寬松政策結束時再度收復10000點大關,而失業率則由6.8%升至9.7%,經濟衰退停止。 這段時間,現貨黃金由約700美元/盎司上漲至1150美元/盎司附近。 第二次QE:美聯儲2010年11月4日宣布,啟動第二輪量化寬松計劃,計劃在2011年第二季度以前進一步收購6000億美元的較長期美國國債。 2010年11月-2011年6月 美聯儲從市場購入6000億美元中長期國債,并對資產負債表中到期債券回籠資金進行再投資。進行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的原因在于上一輪政策未實現增加就業的目標,告失業率使美國政府面臨較大的政治壓力,同時也使依賴消費拉動的美國經濟增長乏力。另外,0.25%的聯邦基金利率已到無可再降的地步,價格型貨幣政策依然失靈,數量型貨幣貨幣政策成為唯一的選擇。但是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結束后,效果并不理想:首先,美國民眾最關注的失業問題一直嚴峻。其次,經濟復蘇非常脆弱。最后,物價不斷上漲。此一輪政策吹大貨幣泡沫,世界各國紛紛采取緊縮政策對抗。 這段時間,現貨黃金由約1350美元/盎司上漲至1520美元/盎司附近。 扭轉操作: 2011年9月-2012年6月 2011年9月23日凌晨,決定在2012年6月底前購買4,000億美元6年期至30期國債,并將在同期出售相同規模的三年期或更短期的國債。美聯儲認為,扭轉操作將有助于壓低長期利率并使得整體財政狀況更具適應性同時會刺激企業中長期投資和房地產的消費意愿。 這段時間,現貨黃金在1650美元/盎司上下100美元范圍內震動(扭轉操作沒有改變貨幣總量)。 第三次QE: 2012年9月14號凌晨00:30分的 “ 美國9月央行利率決議” 結束后,美聯儲宣布啟動新一輪“開放式”的資產購買計劃(QE3),表示將自14日開始以每月400億美元規模購入機構抵押貸款支持債券(MBS),維持6月實施的延長“扭轉操作”至今年年底操作不變。上述兩項措施并行將令美聯儲在年底前每月增持長期債券規模達850億美元。美聯儲宣布將超低利率指引期限從此前的“至2014年末”進一步延長到“至2015年中”。 決議公布前,市場已有所反應,金價由1580美元/盎司上升至1780左右,此后一路下跌。 2012年12月13日凌晨,美聯儲宣布每月采購450億美元國債,替代扭曲操作。加上QE3每月400億美元的的寬松額度,聯儲每月資產采購額達到850億美元。除了量化寬松的猛藥之外,美聯儲保持了零利率的政策,把利率保持在0到0.25%的極低水平。現貨黃金延續此前跌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