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26日凌晨消息,新加坡證券交易所周三表示,將在9月推出一種交易所交易的黃金期貨合約。 這將是新加坡成為東南亞地區黃金貿易港野心的一次具體推動,有望使得黃金的定價更大程度上受到亞洲市場的影響。與此同時,上海黃金交易所也表示,將通過近期設立的自由貿易區來吸引更多外國貴金屬交易商在中國保管和交易黃金。 這兩個亞洲金融中心城市的行動凸顯,在倫敦黃金定盤價這一基準指標遭受監管機構嚴格審查的情況下,市場對一種來自東方的黃金基準越來越高漲的需求。 亞洲市場黃金交易的增長也受到區域內需求快速增長的推動。行業組織世界黃金協會的估算指出,2013年亞洲地區的黃金交易占據全球交易總量的63%,遠高于2010年時候57%的占比。 澳新銀行的大宗商品策略師維克多-錫安帕瑞亞(Victor Thianpiriya)說,“亞洲是世界范圍主導性的生產商和消費者,價格由這里確定也是合理的。中國和新加坡政府都已經很明確的表示,這是他們希望得到的東西。” 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是在周三的倫敦貴金屬市場協會年度論壇上宣布這一計劃的,這也是這一論壇歷史上首次在新加坡舉辦。交易所表示,新的新加坡黃金合約將是25公斤金條黃金期貨合約,合約價格每日結算,由六組合約滾動進行實物交割。美國摩根大通,英國標準渣打,南非標準銀行以及加拿大豐業銀行這四家大銀行已經簽約成為新產品的做市商。 同樣參加了這次論壇的上海黃金交易所主席許羅德說,交易所已經準備了更大的保險庫,并且為交易商們提供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黃金現貨市場的準入。他說,“在與外國銀行進行了會商之后,我們希望上海成為一個離岸黃金貿易港。” 新加坡過去兩年一直致力于籌備成為一個黃金貿易港的關鍵性因素——保管,交易以及精煉。新加坡會在本周四啟動1998年以來首個本地的黃金精煉工廠,瑞士黃金精煉商美泰樂將是工廠的運營方。 2013年的時候,摩根大通,德意志銀行,瑞士銀行集團和澳新銀行陸續在新加坡設立的黃金保險庫,希望通過富裕個人和區域央行對黃金的需求提升而獲利。 世界黃金協會的遠東董事經理鄭良豪(Albert Cheng)說,在東南亞,黃金的供應,特別是大公斤數金條的供應還是“碎片化”,印度尼西亞,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都有這類產品。2013年的時候,馬來西亞證券交易所也面向散戶投資者推出了自己的首個黃金期貨合約。 鄭良豪說,“新加坡成為一個交易港背后的理念是,讓公斤金條的持有變得可*和具有透明度。新加坡還具有非常戰略性的位置,世界黃金市場繼續從西方轉移到東方,新加坡的雄心也反映了這一變化。” 在1998年之前的二十年中,新加坡一直有一家黃金精煉廠,但是一種銷售稅的引入徹底扼殺了這種業務模式。新加坡政府在2012年宣布取消這一稅種,希望以此促進本地的黃金貿易。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