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LME聲明已得到LBMA的通知,從9月22日開始,其大部分做市商會員將不再為GOFO的計算過程提供任何數據,其中包括瑞信銀行、瑞銀集團和摩根大通等。 市場人士稱,隨著監管力度日益增強,各大銀行為金融基準提供數據的做法已經因2012年被揭露的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Libor)操縱丑聞而改寫,各大銀行趨向遠離定價過程。而LBMA發言人表示,LBMA的參與者數量已經減少到不能再為GOFO的設定過程提供數據的地步。 LME有關人士說:“LME一直以來都相信GOFO為市場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清算服務必須與倫敦貴金屬市場合作完成,LME尊重做市商停止參與GOFO制定的決定。” 于9月22日正式啟動的LME清算所本應承接LME原清算服務外包商LCH.Clearnet的黃金(1224.40, -11.50, -0.93%)清算服務,并在隨后兼顧白銀(18.52, -0.21, -1.12%)清算服務,但由于GOFO的缺失而成為不可能事件。 據路透社報道,LME清算所不能為OTC黃金交易提供清算服務被認為可能造成很小的影響,因為大多數的OTC黃金交易都不用經過清算過程。中金嶺南(000060,股吧)首席分析師伍錫軍稱,OTC合約是雙方在場外交易“對賭”,到期后盈虧兩清即可,無需經過清算所進行復雜的清算。 LME的新計劃 據了解,LBMA是世界上最大的貴金屬OTC交易市場,每天根據8家主要做市商銀行所提供的數據來設定GOFO。在日前于深圳舉辦的華泰長城期貨2014年有色金屬、貴金屬高端研討會上,華泰長城研究所研究員徐聞宇表示,繼2012年LBMA不再提供白銀遠期利率后,LBMA停止提供黃金遠期利率,對投資者而言都是更加不透明、不利的舉措,因為該數據透露出的信息被許多黃金現貨商視為重要參考依據。 廣發期貨貴金屬分析師朱思全表示,GOFO是一個黃金掉期利率,對現貨商在做OTC交易時有“指示”意義,其大小對銀行和現貨商做掉期交易的頭寸有決定性影響,LBMA退出GOFO的制定,將直接影響現貨商的遠期對沖行為。 除了對現貨商有影響,縱使外媒稱該事件對LME清算所業務影響不大,但從LME反應可推斷,或許是一種不太有利的“發酵”。LME稱:“目前,LME正致力于推出一種基于可執行的遠期買賣報價來制定的新GOFO。如果市場參與者有需求,或許調研和提供一種可執行的遠期價格發展機制,并同時繼續努力改革金屬現貨價格是正確之舉。” 朱思全還認為:“LBMA不再報價,主要原因還是監管,因為GOFO的設定過程比較簡單,成本不會太高,但因為是封閉的,不算一個透明、公開、合理的過程,所以LBMA之前每天兩次提供的原始現貨報價由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和路透社接手進行電子化后,也代表了其定價趨向透明、公開的整改方向。現在缺少了LBMA這一個綜合平臺去搜集各個大型銀行的報價,短期內影響不大,因為肯定會有新的機構或平臺來接手。” 隨著LME清算所正式啟動的日子臨近,各方都在猜測LME是否會盡快取代LBMA,成為接手公布GOFO數據的平臺。 芝商所的野心 INTLFCStone金屬及機構客戶業務全球執行副總裁費雷德·丹姆勒接受期貨日報記者采訪時稱,LME曾計劃在LME清算所正式啟動后,為LBMA和貴金屬市場提供清算服務,但隨著芝商所取得倫敦黃金定價權后,LBMA做出了許多市場希望看到的決定。 今年8月15日,LBMA結束了延續117年的白銀公開喊價定盤機制,選擇了芝商所E和湯森路透合作推出的電子平臺定價機制。在7家競爭機構的方案中,LME和普氏能源作為組合也參與了競標,最后落選。 丹姆勒表示:“LME在短期內計劃上市許多期貨合約,如果當中沒有貴金屬的話,我會感到很意外,要知道港交所(HKEx)內是有貴金屬交易的。”近期,芝商所宣布將在香港推出一公斤黃金期貨實地交割合約,為香港市場提供了快速、高效的定價機制,可見其進軍遠東黃金市場的野心。芝商所旗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黃金期貨交易所,其價格對于貴金屬的定價有非常大的作用。 隨著電子平臺的趨勢盛行,芝商所是否會接手GOFO的設定,或是推出改革性的新GOFO設定方案?伍錫軍表示,無論是LME還是芝商所,由交易所作為第三方,根據做市商與投資者實際交易的電子平臺撮合報價數據來制定新的GOFO,會更加公開、透明,能免除類似于Libor由幾大銀行集體操縱的嫌疑。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