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出爐的調查結果似乎給全球經濟敲響警鐘,歐元區企業業務增長速度不及所有預期,中國和美國的制造業也失去動能。 數據不容樂觀,再加上有證據表明企業繼續降價,將會放大要求歐洲央行[微博]采取進一步政策行動的呼聲;而中國制造業產出六個月來首次下滑,也將給北京當局增添同樣的壓力。 “這的確強化了歐洲央行采取量化寬松政策的可能,”Scotiabank歐洲經濟分析師Alan Clarke談及歐元區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時說。 Markit歐元區11月綜合PMI初值降至51.4,甚至不及路透調查訪問的分析師中最低預測值。該指數根據對數以千計企業的調查結果編制而成,被認為是反映經濟成長的良好指標。 服務業PMI也低于調查的所有預估值,降至51.3,制造業PMI降至50.4,也不及預估中值。但兩項指標均高于50的榮枯分水嶺。 Markit表示,PMI數據預示歐元區當前季度的經濟增長率介于0.1-0.2%。上周路透調查中分析師預估值為增長0.2%。 “歐元區11月綜合PMI下滑,令年底前經濟將恢復復蘇的期望遭遇重擊,”Capital Economics資深歐洲分析師Jennifer McKeown表示。 前瞻指標暗示,經濟形勢短期內不太可能好轉。 綜合新訂單指標自2013年7月以來首次跌破50,工廠消化原有訂單的速度也快于前月。 不過服務業再次降價,延續2011年底以來的低迷勢頭,或許最令歐洲央行擔心。目前該央行正面對著通縮威脅。 歐元區10月消費者物價調和指數(HICP)較上年同期上升0.4%,升幅遠低于歐洲央行略低于2%的目標水平,仍深陷央行所稱的通脹危險區域。 為了防止歐元區滑入通縮,歐洲央行已通過購買有擔保債券、并向銀行提供低息貸款,為銀行系統注入資金。 一項路透調查顯示,該央行冒險購買主權債券的機率為50%。 **中國表現脆弱** 匯豐(HSBC)/Markit周四聯合公布“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預覽”,11月PMI初值降至50,創5月以來最低水準。分項數據中,產出指數創49.5的七個月低點,就業指數則已連續13個月處于萎縮區域。 美國、歐元區和中國數據對比圖表美國、歐元區和中國數據對比圖表 房市降溫、海外需求不穩加上產能過剩,今年都對中國的制造業和整體經濟造成重壓,盡管當局陸續推出刺激舉措。 中國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放緩至7.3%,今年全年經濟可能創下24年來最慢增速。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微博]指出,未來幾個月房地產市場和出口領域仍存在不確定性,經濟增長依然面臨嚴重的下行壓力,“應出臺更多的貨幣和財政寬松措施。” 中國PMI與工業生產圖表中國PMI與工業生產圖表 Markit/JMMA的日本PMI表現更為錯綜。11月制造業PMI從10月的52.4小幅放緩至52.1,但產出指數觸及八個月高位。 而日本企業則對海外需求改善作出回應,出口成長,反映出日圓走弱。 但本周稍早數據顯示日本經濟第三季意外陷入衰退,凸顯出日本央行超寬松政策的必要性,也讓日圓跌至多年新低。 **美國增長放緩** 周四出爐的一份行業報告顯示,美國制造業增速在11月也降至1月來最慢,新訂單指標亦連續第三個月下跌。 Markit稱,美國11月制造業PMI初值降至54.7,10月終值為55.9。先前路透訪問的分析師預估該指數升至56.4。 該指數和新訂單分項指數雙雙觸及1月以來最低。產出指數從10月的57.8降至55.6,同樣是1月以來低點。 “出口市場疲弱是近期放緩的主要因素,制造商報告出口訂單降幅為約一年半來最大,”Markit首席分析師Chris Williamson表示。 “制造商繼續大力增聘人手的情況帶來一些安慰,但由于積壓的工作幾乎沒有增加,未來幾個月創造就業的速度可能放緩,除非新訂單再度上升。” 就業分項指數從10月的54.9升至55.1。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