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制裁進一步擴大,俄國有能源企業被全球行動性最強的美元債券市場排除在外,俄油等企業或許會發現自身的處境越發艱難,它們將不可避免付出更高的利息,對企業而言,為了保障自身的收支平衡,或者削減成本或者停止項目] 自2014年以來,“制裁”成為美俄關系主要特色。隨著今年3月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的開啟,美俄關系跌至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谷底。很多國外觀察家認為,這即使不是一次新冷戰,美俄關系的下一次調整也遙不可及,兩國將在未來保持曠日持久的對抗和疏遠。 在此輪美俄博弈中,金融制裁成為美國和俄羅斯較量的嶄新舞臺。目前美歐對俄已經實施五輪制裁,對俄制裁對象包含了俄羅斯高官、總統密友、能源公司、金融機構、軍工企業等。 與此前“點穴式”制裁不同,美歐對俄金融制裁逐漸升級,制裁已經擴大到俄羅斯國有金融機構在美歐市場的投融資行為。雖然當前對俄金融制裁剛剛進入實質階段,但是制裁的嚴重后果已經顯現。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俄羅斯今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長率只有1%,不及2012年的一半,而且資本凈流出已超2013年全年水平;如果烏克蘭局勢持續緊張,俄今年經濟增速或將只有0.3%,資本凈流出將超1000億美元。 金融制裁 目前國際上還沒有對金融制裁的確切定義,一般學者都把它視為經濟制裁的重要內容之一,是經濟制裁運用金融手段的一種表現方式。不過,隨著金融作為國家經濟的中樞神經,國際金融關系日益成為國際關系的重要內容,基于國家安全而開展的國際金融活動已經成為影響國際關系的重要因素。 簡單而言,金融制裁的最終目的都在于限制被制裁方的資金融通活動,從而最終迫使被制裁方停止相關行為,最終接受制裁條件的目的。金融制裁的主要實施手段包括,凍結或凍結并沒收資產;凍結或取消國家間或國際機構融資;切斷美元獲取能力和使用美元渠道;禁止全球金融機構與被制裁對象交易;以及制裁對方銀行體系等。 正是由于國際貨幣體系從商品貨幣往信用貨幣、法定貨幣的變化,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國家賦予了更強、更方便實施的金融制裁措施和手段,美國憑借國際金融體系中心地位獲得實施金融的不對等權力。首先,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家無法發動金融制裁。比如,歐盟對利比亞的金融制裁得到了美國的支持,像英國、加拿大、新西蘭、日本等主要國家都曾配合美國發起過金融制裁。 其次,金融制裁的實施只有在美國的配合下才能奏效。因為,美國控制著全球貨幣結算網絡和全球最主要的支付貨幣系統。如果沒有美元金融網絡的支持,任何金融制裁都收效甚微。 “9·11”事件開啟了美國運用金融制裁的新階段。隨著全球金融化的發展以及電子信息技術的革新,追蹤、堵截資金流動不僅可行,金融制裁也逐漸成為美國國際權力的主要工具,更是成為美國打擊恐怖主義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國借助其在全球金融體系的優勢地位,識別涉及恐怖主義的資產,處以凍結、扣押乃至沒收,并切斷恐怖組織資金轉移的渠道,借此削弱其經濟基礎。 同時,金融制裁已經演變為美國的重要對外政策手段之一,并在美國外交關系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國對古巴、朝鮮、敘利亞等國實施的金融制裁已經成為對這些國家的一種日常外交手段;對伊朗愈演愈烈的金融制裁中,美國試圖關閉伊美元支付結算通道的措施成為遏制伊朗經濟命門的殺手锏,已經替代戰爭手段,實現了伊朗在開發核武器道路上的部分妥協。進入2014年以來,金融制裁為美國和俄羅斯提供了較量的嶄新舞臺,并且成為大國博弈新手段。 不斷升級的金融制裁 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曾毫不隱諱地說過“要阻止俄羅斯的帝國野心,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大力援助蘇聯解體后形成的獨立國家”。烏克蘭正如美國手中的“戰略棋子”,是阻止俄羅斯勢力擴大的最關鍵的一環。 利用制裁對俄經濟施加影響成為奧巴馬政府對俄政策工具籃子中的首選。2014年3月17日,烏克蘭克里米亞地區的選民就脫離烏克蘭和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問題進行投票后幾個小時,有關的制裁相繼啟動。 美國對俄羅斯迄今已經實施五輪制裁。第一輪主要針對普京總統圈子里的核心成員,他們對克里米亞脫離烏克蘭負有直接責任。第二輪主要針對俄政府和黨政要員,并把俄一家銀行列入金融制裁名單。受制裁者在美資產被凍結,美國人或在美國境內的人或者機構不得與受制裁者交易。 第三輪針對俄羅斯領導層7名核心人員和17家實體。這些實體與以前受制裁的核心人員有密切往來。制裁仍以凍結資產為主,尚未禁止交易。 第四輪制裁進入制裁的實質性階段,除資產凍結外,相關資金融資交易被禁止,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和天然氣公司都被納入制裁對象,限制被列為制裁目標的企業進入美國債務市場。 第五輪制裁被稱為“最嚴厲”制裁,將常常在西方金融市場籌集資金的俄羅斯國有銀行和開發銀行作為主要打擊目標,同時增加了武器禁運和禁止技術轉讓。 金融制裁的影響 雖然制裁的效果還沒有全面顯現,不過與武器禁運和禁止技術轉讓等制裁手段相比,金融制裁給俄羅斯政府和民眾造成心理和實際的威懾效用更大,而且將影響深遠。 一、金融制裁對俄羅斯經濟的影響 早在美歐對俄發起制裁前,俄羅斯經濟已經顯示出“疲態”。在克里米亞事件及隨之而來的西方制裁出現之前,2萬億美元規模的俄羅斯經濟就已遭遇滯脹。增長停滯、通脹高企將對一國的經濟發展造成傷害。滯脹往往還伴隨著失業率飆升。不過近年來俄羅斯的失業率維持在5%左右的低位,這是由于俄多年的人口減少導致勞動力萎縮、不足。 俄羅斯單純依*能源供應,使得俄羅斯經濟的深層問題多年來已經顯露無遺:能源價格10年來的高漲提升了普京的支持率,但現在已經陷于停滯,顯示出該國過于依賴油氣收入的狀況十分危險。 美歐對俄制裁使得俄羅斯原本嚴峻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對俄金融制裁雖然將是個逐漸加碼的過程,不過對于俄羅斯未來的不確定以及歐美制裁的悲觀情緒,早在美歐3月剛剛放風即將對俄采取制裁伊始,國際市場就及時做出自然反應。制裁的預期和避險的情緒促使全球投資者競相逃離,僅3月和4月兩個月,已經有500億美元的資金被從俄羅斯撤走。 4月底,標準普爾下調了俄羅斯的國家主權評級,現在只比垃圾級高一個檔位,導致其借貸成本升高。截至5月底,俄羅斯盧布對美元的匯率自年初跌了8%,而俄羅斯股市跌幅已達13%。另外,俄羅斯在索契冬奧會豪擲了500億美元(約合3100億元人民幣),國內急需資金周轉。接納克里米亞后,由于后者自身經濟孱弱,有著代價巨大的基礎設施需求,如果沒有大量資金注入,克里米亞本身在經濟上將成為俄的包袱。而美歐的金融制裁阻斷了外國資本注入。 如果說美歐對俄羅斯此前的制裁只是警告,從7月新一輪對俄制裁開始,對俄金融制裁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歐美的目的通過逐步封閉俄羅斯美元結算支付和融資通道,甚至讓俄羅斯徹底隔絕于美元體系,擾亂俄羅斯經濟,逼迫俄羅斯政府在政治上讓步。 二、跨越美歐的分歧 和貿易制裁、武器禁運一樣,多邊參與的金融制裁將更有效,因此為了實現制裁的有效性,美國廣泛尋求歐洲和其他伙伴的支持。但是在對俄制裁問題上,歐洲一直與美國存在分歧。據統計,美俄兩國的年進出口總額不超過400億美元(約合2460億元人民幣)。 相比之下,歐洲與俄羅斯的貿易總額約為3400億美元,這為歐洲帶來了遠遠大于美國的潛在影響力,當然如果對俄制裁,對歐洲的負面影響要大于美國。因此,歐洲對待對俄制裁這一問題并不十分積極。 另外,歐洲約30%的天然氣來自俄羅斯,制裁將帶來相當程度的經濟破壞。不過,金融可以在美國單邊實施時發生一定的效用。正是美國在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不對稱地位,使得其金融制裁即使在沒有獲得世界性支持的情況下也能產生廣泛的影響。 由于美國的特殊地位,資產的融資和支付在以美國和美元為基礎的系統中完成,這些資產可能會在美國機構外再融資。但只要美國公司參與交易的某個環節,金融制裁就能奏效。美國外交學會高級研究員羅伯特·卡恩把這一現象比作圣誕樹上的燈串,一個燈泡不亮會讓整棵樹失去光亮。 三、第三方制裁 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物理性互動已今非昔比,美國主導的全球制裁效果正在改善,因此,對美國制裁不能掉以輕心,特別要注意“第三方制裁”,尤以金融制裁為甚。 美國金融制裁實施對象還擴大到與被制裁對象貿易往來、金融結算的第三方國家、公司、組織和個人。以美國對伊朗金融制裁為例,美國《2012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規定,“凡是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的國家都將面臨嚴厲的金融制裁,美國將切斷該國所有金融機構與美國銀行體系的聯系”。這意味著,全世界所有國家都面臨抉擇,要么減少伊朗石油購買,要么被排除在國際金融體系外。 如果美國對俄羅斯金融制裁進一步擴大,與俄羅斯重要領域,包括金融服務、能源、金屬與礦產、工程及國防領域有相關貿易往來的第三國公司將有可能受到美國金融制裁。在美元編織的金融網絡下,這將意味著受制裁的公司被“踢出”國際金融體系。 當前,與俄羅斯開展貿易的企業已經變得更加謹慎,觀望局勢進一步發展。這或許正是白宮所考慮的——希望拔槍示威能夠發出強硬的信號,即使一彈未發。 四、對能源業的影響 從美歐對俄羅斯第四輪制裁開始,俄羅斯關鍵企業尤其是俄國有能源公司被拉入制裁名單。西方制裁的主要目標是削弱該國油氣企業在歐美市場的融資能力,打擊俄羅斯利潤豐厚的油氣業開發未來資源的能力。制裁對象包括俄羅斯最大的油氣企業、俄羅斯石油公司以及天然氣巨頭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旗下銀行。 能源企業構成了俄羅斯經濟的中流砥柱。該國油氣合計的能源出口量超越了沙特阿拉伯,俄油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油企,日產量約為410萬桶。目前俄羅斯正在開發西伯利亞地區的油氣資源,而在荒野之中鉆井及鋪設管線需要巨額成本,這些企業嚴重依賴廉價的資金來源。 如果制裁進一步擴大,俄國有能源企業被全球行動性最強的美元債券市場排除在外,俄油等企業或許會發現自身的處境越發艱難,它們將不可避免付出更高的利息,對企業而言,為了保障自身的收支平衡,或者削減成本或者停止項目。由此,一些大型的開拓和收購計劃將會變得更加復雜。比如俄油在北冰洋鉆探和收購摩根士丹利石油部門的計劃等等。 金融制裁可能的未來走向 在美元支撐的全球金融體系和全球貿易中,金融制裁最大的威力在于“封閉一國國際貿易結算通道”——制裁銀行系統。目前美國Visa和萬事達國際支付系統暫停了對“俄羅斯銀行”(BankRossiya)、北海航線銀行(SMPBank)、RobinBank以及投資資本銀行(InvestCapitalBank)提供支付業務可初見端倪。 下一步美國對俄羅斯制裁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對俄羅斯銀行系統的制裁,停止俄羅斯通過“環球銀行間金融電訊協會”(SWIFT)和“紐約清算所銀行同業支付系統”(CHIPS)進行美元轉賬、支付、結算等經濟活動。 俄羅斯出口業務嚴重依賴美歐的金融體系,90%的結算以歐元或美元計價。據悉,俄羅斯70%的財政來源于原油出口,2013年俄羅斯油氣出口總收入占總出口比重達到71%。而原油出口的結算大部分由美元支付。如果歐美制裁導致上述兩種貨幣交易受到限制,不僅俄對歐美出口,甚至對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出口也將受到影響。 因此封閉俄羅斯的美元支付通道,也就意味著俄羅斯進口生活必需品和出口經濟命脈的石油、資源等物資將變得異常困難。目前的西方制裁已經導致俄羅斯貨幣貶值、主權信評被調降、股市市值和流動性下滑。 如果制裁持續時間延長,生活所用輕工業用品由于無法進口而短缺,有可能導致國內大幅通貨膨脹,也有可能引起俄羅斯民眾對普京執政的不滿,削弱其統治的群眾基礎。這或許是美國采用金融制裁對付俄羅斯的最終目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