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不是全球股市下跌的深層次原因 全球金融市場出現20余年來最糟糕的新年開局后,所有目光都轉向中國,并將其視為全球股市動蕩的根源。但一些投資者已開始挖掘股市動蕩的更深層次原因。 法國興業銀行分析師Kit Juckes稱,多數人認為中國經濟數據疲軟、貨幣貶值以及股市不穩定是造成全球市場動蕩的主要誘因,但美國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以及歐洲經濟步履蹣跚,已令市場開始懷疑全球經濟增長狀況。 中國央行計劃推出數字化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周三表示,該行希望推出自己的數字化貨幣,以降低傳統紙幣的流通成本,提高央行決策者對貨幣供應的控制力。中國人民銀行在2014年成立了一個數字化貨幣研究團隊。據中國人民銀行[微博]網站(www.pbc.gov.cn)上發布的聲明,這個團隊將為數字化貨幣的推出作好準備工作。 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可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高昂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減少洗錢、逃漏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提升央行對貨幣供給和貨幣流通的控制力,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助力普惠金融全面實現;還有助于建設全新的金融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支付體系,提升支付清算效率,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伊朗:與沙特開戰是不可能的 伊朗外交部長周三表示,伊朗與沙特阿拉伯之間的外交關系更加冷淡,但兩國之間沒有開戰的可能性。伊朗與沙特兩國的關系大體是依據宗派路線劃分,什葉派占主導地位的伊朗與遜尼派占主導地位的沙特在爭奪對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本月初,沙特處決了著名的什葉派教士Sheikh Nimr al-Nimr,導致兩國關系惡化并斷交。 作為對處決什葉派教士的報復,沙特駐德黑蘭大使館遭受攻擊。盡管伊朗政府譴責襲擊行為,但沙特仍然宣布與伊朗斷交。 彭博社 中國九家錫冶煉企業同意減產以支撐錫價中國多家錫冶煉企業同意將今年產量削減10%以上,以期緩解錫價的跌勢,錫已跌至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周三,錫在倫敦上漲,收復部分失地。目前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錫供應國。 據周三通過電郵發布的聯合聲明,占中國錫產量80%以上的九家中國企業計劃降低精煉錫供應量17,000公噸,其中包括全國最大的錫生產商錫業股份。據國際錫業協會(ITRI)的數據,2015年,上述公司的總產量達138,000噸。 原油下挫道指下跌超過400點 隨著油價下挫,周三全球市場重新陷入動蕩。道指盤中下跌超過400點,促使更多資金逃入避險資產。企業財報加劇了市場動蕩,令MSCI全球股市指數滑向熊市區域、標普500指數逼近21個月來最低收盤點位。俄羅斯盧布與墨西哥比索均下降至歷史新低,市場同時猜測香港可能取消港元盯住美元匯率制。10年期國債收益率跌破2%,日圓匯率創1年新高。 路透社 油價下跌震撼市場 股市出現歷史性動蕩 受到油價下跌至13年來最低水平影響,周三全球股市下降至2013年來最低水平,并有可能成為歷史上表現最糟糕的一個月。周三美股開盤之前,美股指數期貨已經下跌1.8%。美國原油期貨價格下跌導致昨日漲幅悉數蒸發。 MSCI全球股市指數下跌1.3%,降至2013年7月以來最低水平。該指數在1月份已下跌9.9%,若延續這種表現,該指數將蒙受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后的最差月度表現。 油價重挫 殼牌石油預計盈利減半 皇家荷蘭殼牌石油公司(RDSa.L)周三宣布,受油價繼續下跌影響,公司預計2015年最后三個月的盈利將減少近半。一個星期后殼牌石油公司股東大會將投票表決該公司以470億美元(332.1億英鎊)收購其競爭對手英國天然氣集團(BG.L)的交易。殼牌石油表示,按目前的供應成本計算,預計第四財季的潛在盈利將在16億美元至19億美元之間,而去年同期為32.6億美元。 金融時報 日本大幅下挫陷入熊市 亞太股市周三全線重挫,日經225指數收盤下跌3.71%,報16416.19點,從去年6月高點跌超20%,并創2014年11月以來最低收盤位;日本東證股價指數收盤下跌3.70%,報1338.97點,從去年8月份高點回落21%。日本已經進入技術性熊市。 日本股市日經指數周三跌至14個半月新低,因油價重挫打擊全球市場。美國油價已跌至每桶將近27美元。日經指數下跌3.7%,收報16416.19點,為2014年10月24日以來最低收位。市場參與者稱,今日大跌可能因為,隨著石油儲備繼續貶值,急于變現的主權財富基金解除對高風險資產的投資。 和解金開支令高盛盈利暴跌65% 受有史以來最大額度的監管處罰影響,高盛2015年第四財季利潤暴跌65%。高盛第四財季營收由上年同期的76.9億美元下降至72.7億美元。凈利潤下降至7.65億美元,合每股盈利1.27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的21.7億美元,或每股盈利4.38美元,下降幅度巨大。 上周高盛集團同意支付其歷史上最大額度的監管機關罰款,與美國司法部及其他聯邦的與州的實體達成和解,同意支付超過50億美元罰金,以了結聯邦及州政府針對其在金融危機過程中不當銷售抵押支持債券(MBS)行為的指控。 華爾街日報 新興市場國家債務負擔攀升威脅全球經濟 本月全球市場動蕩,其中蘊含著對亞洲與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國家債務負擔的深深擔憂,市場唯恐這些國家拖累全球經濟增長。 縱觀全體新興市場國家,對債臺高筑的企業如何能夠活過未來動蕩的擔憂情緒不斷加劇。評級機構加速了下調企業債評級的步伐,借貸成本水漲船高。投資者撤離風險資產市場。據全球銀行業研究機構國際金融研究所(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估計,去年大約有5000億美元資金流出發展中國家。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強調經濟轉型 中國政府強調指出,疲軟的經濟中依然存在亮點,稱從工業型經濟向服務型經濟轉型已取得進展。但最新經濟簡報表明,這種轉型進程將是艱難的。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二報告稱去年GDP增幅下降至6.9%,但服務業在經濟中的占比首次突破50%,從去年同期的48.1%攀升值50.5%。與此同時,制造業在經濟中的占比下降2個百分比以上,降至40.5%。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