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已經開始嚷嚷要“斷糧”了。 近日,希臘政府明確稱其手頭資金只夠開銷到10月份,眼巴巴地等待救援。希臘一年期國債收益率應聲飆升到117%,其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也接近70%,而對沖五年期國債風險的信用違約互換(CDS)則成為全球最貴的信用違約互換產品,價格上漲937個基點,達4437點的歷史新高。 歐債違約風險陡增,歐洲銀行業就沒好日子過。 穆迪9月14日向法國三大銀行中的兩家開炮,將法國農業信貸銀行和法國興業銀行(13.00,-0.11,-0.84%)的長期債務評級下調一個級距,分別至Aa2和Aa3,前景均為負面。此次幸免“遇難”的法國巴黎銀行戰戰兢兢地公告其計劃出售風險加權資產數量為700億歐元。同時,德國銀行業也受到了標普公司的警告。 山雨欲來風滿樓。歐元區已哀鴻遍野,算不算到了“最壞的時候”?違約的“山雨”到底來不來? 忙碌的評級機構 幾乎評級機構每次宣布下調某國家主權信用評級或銀行債務評級,外界對歐債惡化的恐慌就加劇一次,對歐債崩盤的預期也會更加肯定。自2009年12月以來,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一再刺激市場緊繃的神經。 歐債危機的發端,正是三大評級機構調低希臘評級:2009年12月,惠譽將希臘信貸評級由A-下調至BBB+,前景展望為負面;標準普爾將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由A-下調為BBB+;穆迪將希臘主權評級從A1下調到A2,評級展望為負面。 此后,希臘的問題開始逐漸蔓延,整個歐元區都受到債務危機困擾。當“歐豬五國”除希臘外的4國也開始預報著未來預算的高赤字時,評級機構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去年1月,穆迪警告葡萄牙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赤字,將調降該國債信評級;去年3月,標普動手,下調5家葡萄牙銀行及兩家相關附屬子公司的長期和短期債券評級,并將這些銀行的長期債券評級前景展望維持在“負面”。 當歐債危機蔓延,歐元大幅貶值,歐洲股市重挫,當時,已有專家認為這是整個歐元區“最壞的時候”,甚至有評論指出歐元區最終會解體。然而,當時的歐洲挺過了“最壞的時候”,在歐盟7500億歐元希臘援助計劃和IMF與德國等陸續救助下,希臘被“緩刑”了。 當援助被耗盡,而歐元區經濟又無起色時,危機卷土重來,三大評級機構不得不再次履行職責:今年1月14日,惠譽下調希臘主權信貸評級至BB+級,評級展望為負面;3月7日,穆迪下調希臘國債評級至B1,評級前景為負面;3月29日,標普下調希臘主權信用評級至BB-。 今天7月4日,標普將希臘長期評級下調至CCC,指出以新債換舊債計劃或令希臘處于選擇性違約境地;7月27日,標普將此評級再下調至CC,因認為歐盟的希臘債務重組計劃是“廉價交換”,看似希臘債務交換和展期選項“對投資者不利”,希臘債務重組相當于“選擇性違約”。 “斷臂”求生的歐洲銀行 這一波危機到底有多糟?最新跡象顯示,歐洲債務危機已經從主權債務進一步擴大到金融行業。而其嚴重程度,單是看歐洲銀行業忍痛“斷臂”自救就可見一斑。 面對風險敞口和巴塞爾協議Ⅲ資本要求新規,法國巴黎銀行9月14日在其官網發布公告稱,該行將在明年底前降低其美元融資需求600億美元,同時還宣布計劃出售資產,以使資產負債表規模縮減10%,其計劃出售風險加權資產數量為700億歐元。 只有通過這樣的途徑,法國巴黎銀行才能使其希臘主權債務敞口風險得以控制,以及在2013年年初之際,達到“巴Ⅲ”要求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9%。 無獨有偶,剛遭穆迪降級的法國興業銀行也于近日宣布,到2013年前將通過出售資產騰出40億歐元資金,從而將該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提高100個基點;該行在聲明中稱,為緩解當前市場對其流動性及融資問題的擔憂情緒,法興銀行在第三季度已變賣35億歐元的資產。 法興銀行表示,該行持有的“歐豬五國”國家主權債務風險敞口為43億歐元,其中對希臘政府的債務敞口為9億歐元。 值得注意的是,9月14日,歐洲央行宣布將向兩家歐元區區內銀行提供美元貸款。分析人士稱,這一信號可能顯示,歐元區銀行業在市場上的融資難度逐漸上升。 除法國銀行外,18家持有大量意大利國債的意大利銀行也出現在了穆迪的觀察名單上。穆迪將在本周作出決定,而如果此次穆迪降低意大利國債,將不可避免地掀起一場意大利金融市場的動蕩。 此外,在歐元區原屬穩定的德國銀行業可能也將被卷入風暴,標普近日警告若歐債危機擴大,可能對德國銀行業產生嚴重影響。 “山雨”欲來誰擋? 當歐債危機再次陷入困境,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違約”在所難免。境外媒體報道稱,希臘在未來五年內發生債務違約的概率高達98%。市場人士相信,希臘違約將是一起“必然事件”。而現在的問題是,違約將何時到來?之前,還會有怎樣的救市措施? 對于這一問題,亞洲外匯網分析師章大衛昨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歐債危機不是一個短期事件,而是一個漸進的長期事件,就像患了‘慢性病’,會不時發作,時強時弱,反復考驗市場和各成員國的神經。” 章大衛認為,歐洲各國目前采取控制財政支出的“保守療法”,雖短期有些效果,但同時傷害了本國的經濟復蘇。他表示:“只有發展實體經濟、使各國具備經濟活力,才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根本手段。” 章大衛表示,短期來看,希臘、葡萄牙的債務規模還算可控,“但2013年意大利若帶出萬億美元左右的債務,才是真正無法抵擋的”。他認為,歐元區成員國政府批準歐洲共同債券的發行,或許是一個可依*的救市手段。 或許“最壞的時候”也可以是“最好的時候”。正因為危機的深化,9月14日,歐盟執委會主席巴羅佐表示,將很快把歐元區共同債券的設想提上議事日程,并懇請歐盟,應讓歐元區17個成員國,更緊密團結地合作。 北京時間昨日,希臘總理在與德法領導人進行電話會議后,明確表示該國將盡一切可能實現預算承諾,并同意實施改革措施。而德法兩國也表示確信希臘仍將是歐元區的成員,并再次提醒要達成救助計劃內的財政目標。 此外,“金磚五國”也被認為是歐債危機的救命稻草。據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報道,意大利政府正在向中國求援,希望中國考慮購買意大利國債。 9月22日,“金磚五國”的官員將就采取何種措施幫助歐盟應對債務危機進行討論,而會議選項之一就是購買歐元區成員國國債。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