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周來,亞洲銀行和企業借貸成本急劇飆升,因歐元區銀行缺乏資金,紛紛將海外資金回撤并削減貸款。就目前情況來看,這只是融資市場痛苦的開端。 受歐債危機的打壓,亞太地區的印度,韓國,印度尼西亞最為脆弱,印度和韓國的銀行融資主要依賴外資,印尼則是因為外國人持有大量高收益債券。此外,批發聯貸市場的借款人正在試圖向避險投資者借入長期資金。 許多跡象顯示未來還有更多痛苦要忍受,這些跡象除了來自信貸市場,也可以從互換價差穩步走升、成交萎縮、遠期匯價走高與央行增加干預看出。 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的信用策略師Krishna Hegde稱:“這是歐洲銀行資本短缺對亞太地區造成的第一輪沖擊。” 一般來講,歐洲銀行在亞太市場的聯合貸款和貿易金融非常活躍,這些銀行以前一直是資產的購買者,目前已經成為售出者。 Hegde表示:“這依賴于歐洲主權債務如何演變,未來將有更多壓力,需要削減的資產數量確實很多。” 歐洲銀行業對亞洲估計有約1.6兆(萬億)美元風險敞口,還不包括在貨幣市場的放貸,若歐洲銀行業者全面撤退,恐怕將會導致類似2008年底的流動性緊縮。 美元融資持續緊張,即便情況相對穩健的銀行,如澳洲的銀行,除非有極高的利率,各地投資者都不愿把資金借給任何一家機構,它們的融資成本也已上漲。 以日元和美元互換成本為例,目前該成本徘徊在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高水準附近。除了這部份,日本貨幣市場其實流動性極為寬松,因此這種緊張現象一個解釋就是,歐洲的銀行業者與借款人正設法在海外市場以較低代價籌集美元資金。 一年期美元兌日元交*貨幣基準互換上周一度擴大至負77個基點,為2008年10月以來最寬,周四時接近負74個基點。 印度盧比已被推到紀錄低點,因為市場擔心,為印度巨額經常賬逆差提供融通的大量證券資金流,恐怕會很快消失蹤影。印度的銀行業者目前每天從央行回購窗口借入大量資金。 印尼央行已提供一項工具,以央行所持美元來交換印尼盧比債券,正是為了避免投資者匆忙撤離該國市場轉入避險資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