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克福12月14日電 歐盟領導人年內的最后一次峰會業已結束,但從本周的市場反應來看,會上出臺的一系列新舉措對于控制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并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金融市場依然處于動蕩不安中。究其原因,此次峰會留下了三點疑問,令投資者惴惴不安。 誰的財政契約? 作為此次峰會最重要的一項成果,歐盟領導人同意另起爐灶,以政府間條約的形式締結一份新的財政契約,以強化財政紀律,防范債務危機重演,重塑歐元信心。 新財政契約被視為歐洲國家朝著財政聯盟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由于是另立條約,這就涉及究竟會有多少國家參加,而參加國數量是衡量財政契約有效性的關鍵因素。 會上,歐盟各國領導人并沒有簽署任何書面文件,僅對締結財政契約表達了口頭意見,到底多少國家會參加猶未可知。 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在會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所有17個歐元區國家以及6個非歐元區國家表示愿意加入財政契約。過后不久,歐盟又宣布,除英國以外的26個歐盟國家都表達了對財政契約的支持。 然而,最近幾天部分歐盟國家的立場出現了倒退,在加入財政契約問題上表現出猶豫不決的態度。這些國家擔心,一旦加入約束性的財政契約,勢必影響到本國在制定預算和稅收等方面的獨立性,犧牲部分國家主權。此外,財政契約在促進歐洲經濟增長方面作用有限。 捷克總理彼得·內恰斯說,歐盟峰會的協議現在只是一紙空文,如果現在就表態要簽署協議,在政治上是一種短視的表現。瑞典首相弗雷德里克·賴因費爾特則表示,在簽署協議之前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其可能產生的結果。 即使在力推財政契約的法國,也有不同聲音。法國社會黨總統候選人弗朗索瓦·奧朗德12日表示,自己一旦當選將重新討論財政契約。他說,歐盟需采取措施促進經濟增長,如果沒有經濟增長,削減赤字的目標將成為泡影。 據報道,除了17個歐元區國家外,其他歐盟國家或多或少對財政契約持保留意見。歐盟官員13日說,希望在下周擬定財政契約的第一份初稿,最早于明年3月初簽署正式協議。 錢從何而來? 在短期救急方面,歐盟峰會作出了兩項決定:一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增資2000億歐元(約2600億美元)以應對債務危機;二是提前一年,即于明年7月啟動歐元區永久性救助工具——歐洲穩定機制,其資金規模將為5000億歐元(約6700億美元)。但擺在眼前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這些錢從何而來? 無論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還是提前啟動歐洲穩定機制,大部分資金都將來自歐元區國家,一小部分將來自非歐元區的歐盟成員國。由于還不清楚是否所有的成員國都能順利出資,另外包括希臘在內的債務危機國是否還有能力出資,因此到目前為止各國確切的出資額還是個未知數。 由于峰會的這兩項決定,歐盟成員國將不得不重新考慮2012年的財政預算。經濟實力最強的德國預計出資最多。由于德國在歐盟峰會前已經通過了2012年的財政預算,當前不得不就新的預算方案進行緊急商討。據估計,德國或將為2000億歐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增資金貢獻400億歐元(約520億美元)。德國財政部發言人馬丁·科特豪斯說,如果歐洲穩定機制提前開始運作,德國需要為此籌集800億歐元(約1040億美元)。 此前有報道稱德國央行只有在其他歐盟或非歐盟國家加入的情況下才會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德國央行行長延斯·魏德曼13日表示,如果美國等其他重要出資國不加入,那么在德國央行看來,由歐元區國家單獨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增資并用于應對債務危機的做法近乎于直接救助政府。 歐洲央行現有規定禁止為歐元區各國政府提供救助資金。 歐洲央行何時出手? 隨著歐債危機不斷加深,歐洲央行已被投資者視為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其購買歐元區重債國國債的做法也一直是債務危機“止血”的速效藥方。歐盟峰會就財政契約達成積極成果之后,市場希望這能為歐洲央行加大購債力度鋪平道路。 在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告誡人們不要妄自揣測央行是否會擴大購債規模。德拉吉說,歐元區國家應該首先管理好各自的財政,嚴格遵守財政紀律。在歐盟峰會上,德拉吉積極推動各國達成財政契約。 面對市場的期待,身為歐洲央行決策層重量級成員的魏德曼13日重申反對擴大購債規模。他表示,歐洲央行的主要職責是保持物價穩定,以往的經驗表明無限制地購買國債將不可避免地導致通脹。他還指出,歐盟各國領導人在峰會上尋求從根源上解決債務危機是正確的做法,不應當尋求所謂的快速解決通道。 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央行遲遲不肯擴大購債規模只是說明目前還沒有到緊要關頭,一旦債務危機惡化到危險境地,相信歐洲央行一定會不遺余力地介入國債市場,畢竟歐元的穩定和歐盟的團結符合各成員國的利益,也是當前要務。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