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債務危機是以主權債務危機的形式出現,即政府的資產負債表出現問題。歐洲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有其歷史、體制和自身的原因,在歐元區成立后,歐盟17個成員國放棄了本國的貨幣,統一使用了歐元,并且成立了歐洲央行以此來對歐元進行監管,在這樣的背景下,歐元區成員國等于放棄了貨幣政策以此來換取經濟統一,但是由于各國的經濟狀況參差不齊,這種貨幣聯盟程度過高,財政聯盟程度過低的結果導致了資金緊張的國家不得不依*發放國債來獲得生存空間,由于本身的經濟狀況沒有改善,隨著融資成本的不斷增加,導致這種新債償舊債的方式難以維持,加上評級機構火上澆油,就形成了惡性循環的結果。 歐元區于1991年12月成立,當時歐洲共同首腦會議在馬赫特里斯特舉行,當時在協商后簽署了著名的《馬赫特里斯特條約》,它為歐洲的經濟與貨幣聯盟確立了目標與步驟,是歐洲聯盟成立的基礎,在隨后的數年當中,歐元區整體的經濟的確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歐元的強勢挑戰著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當中的地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流通貨幣,并且歐元區GDP總值一度超越了美國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歐元區的成立不僅代表著經濟發展的成功,而且還混雜著較多的政治因素,歐洲首腦希望通過歐元來加強各國的關聯性,使歐洲變得更加團結,從歷史上我們不難看出,無論是查理曼大帝、拿破侖和希特勒都夢想創造一個統一的歐洲。他們縱橫歐洲大陸,揮舞刀劍,激蕩出一幕幕戰爭,卻沒有實現歐洲統一的偉大夢想。恰恰相反,無數戰爭尤其是兩次世界大戰的血腥毀滅,讓歐洲幾乎跌入萬劫不復之深淵。痛定思痛,歐洲人民開始重新深刻反思他們的生存方式,決心以和平、經濟、金融和貨幣為基本元素,來重新規劃歐洲的未來。 但是良好的局面在希臘加入歐元區的那一刻就為今天的債務危機埋下了伏筆,2001年,當時希臘剛剛進入歐元區。根據歐洲共同體部分國家于1991年簽署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歐洲經濟貨幣同盟成員國必須符合兩個關鍵標準,即預算赤字不能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3%、負債率低于國內生產總值的60%。然而剛剛入盟的希臘就看到自己距這兩項標準相關甚遠,這對希臘和歐元區聯盟都不是一件好事。這時希臘便求助于美國投資銀行高盛。高盛為希臘設計出一套"貨幣掉期交易"方式,為希臘政府掩飾了一筆高達10億歐元的公共債務,從而使希臘在賬面上符合了歐元區成員國的標準。 在隨后的幾年,希臘的財務漏洞越來越大,政府為了拉攏選民,獲得選票而大規模舉債,用于維持高福利社會的運轉,同時又不注意外匯儲備的積累,結果就是債臺越筑越高,遠遠超出了GDP的規模,最終債務到期,無力償還,主權信用等級一落千丈,國家面臨破產。如果對于高福利政策有點陌生,我們可以以瑞典為例:失業者可以從政府領到失業津貼,55歲以下的人可連續領300天,55歲以上的人則能領取450天,而金額相當于本人工資的90%左右。所以在一些瑞典人看來,失業只不過是一段"帶薪休假"而已,這也使很多人不愿再去尋找新的工作。高福利意味著政府的高支出,而高支出必然伴隨著高稅收。高額的稅收抑制了投資,抬高了勞動力成本,隨著新興市場快速發展和低廉勞動力的吸引,發達國家的產業資本不斷流入新興市場,發達國家傳統制造業等產業不斷萎縮,就業機會減少,稅基縮小,稅收增長不能跟上福利開支的增長形成了惡性循環,由于希臘放棄了本國貨幣,所以不能利用貨幣政策或量化寬松來導致本國貨幣貶值,以此來達到變相減低債務的目的。 當希臘公布財政赤字后,評級機構紛紛向希臘開火,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被接連的下調,市場上擔心希臘違約的情緒與日俱增,人們把希望寄托于歐洲央行,認為歐洲央行將會充當最終貸款人的角色,大量發行歐元來購買希臘的國債,緩解希臘債務危機的燃眉之急,但是在此后的布魯塞爾峰會,德國力排眾議,堅決反對歐洲央行增加流動性,德國認為這有悖于歐洲央行成立的初衷和《里斯本條約》,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如果得不到德國的同意,任何協議如同一張廢紙,歐洲央行發行歐元債券和推出量化寬松方案想法隨之胎死腹中,但是接踵而至的是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接連呈現債務違約跡象,國債收益率不斷飆升,評級機構大動干戈,歐元區維持AAA評級的國家寥寥無幾,在這樣的情況下歐洲央行眾口難調,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只能通過降息和長期再融資緩解目前的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下,歐元遭遇到了成立以來的最大打擊,不斷的貶值使機構使投資者失去了對于歐元的信心,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陰霾下成為了最大受益者,美元彰顯了避險功效,美國國債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其收益率大幅下挫,降低了融資成本,在QE2和主權債務危機的作用下,美國經濟走向了復蘇的道路。 不難看出,希臘之所以能夠加入歐元區,與高盛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陰謀論的學者認為,希臘是美國投向歐元區的一枚手榴彈,從結果來看效果十分顯著,希臘觸發了歐元區的債務危機,債務危機導致歐元貶值和投資者對于歐元區信心的不足,國際上大量的剩余資本流入到了美國,讓美國獲得了更多的新鮮血液,在這個新債償舊債的年代,誰能吸收更多的資本,誰就能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從歷史來看,美國的確是通過公司的行為來獲得過政治上的勝利。 歐洲危機仍然在不斷的發酵,歐盟領導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做出了積極的動作,在布魯塞賽爾峰會上達成了對于希臘的紓困協議,但同時附帶著苛刻的條件,要求希臘要不僅要進行財政緊縮,而且要降低人民的福利,希臘前總理帕潘德里歐迫于壓力和民眾的反對不得不選擇辭職,帕帕季莫斯臨危受命,這位經濟學出身的新總統被人民給予厚望,但是這種政權的更替短期內無法帶來實質的改變,如果希臘不進行財政緊縮和降低開支,對于歐盟其他成員國來說,救助就可能是個無底洞,但遭到了希臘人民的強烈反對,認為指責希臘高福利是無意義的,在交出了貨幣權和財政權之后,如何解決希臘經濟的競爭力才是難題。雙方的談判一度陷入僵局,目前希臘仍然沒有獲得第二筆援助資金,同時債務的置換大限將至,如果不能與債權人達成一直,希臘將無法償還3月20日到期的債務,屆時將被市場視為是無序違約,歐盟也將會失去歐元的控制權,對于歐盟首腦來說,未來的問題仍然任重而道遠。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