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在美國國會的講話中,并無暗示會進一步推出量化寬松政策,因此美元(USD) 隨即走強。此外,盡管ISM制造業調查和個人收入、支出數據有些差強人意,但優于預期的美國經濟數據仍有助減低對于量化寬松的猜測。如果經濟數據繼續向好,將推動債券相對收益率攀升,美元(USD) 將尤為受益。考慮到今年首兩個月強勁反彈過后,市場普遍彌漫著“避險”情緒,美元(USD) 的形勢似乎相當樂觀。另外,芝加哥國際貨幣市場(IMM) 做空美元的投機倉盤顯示,美元進一步遭拋售的空間似乎有限。 反觀歐元(EUR),市場不愿太過樂觀地看待歐洲央行的第二輪3年期長期再融資計劃(LTRO),促使歐元(EUR) 從2月底達到的略低于1.35的高點回撤。LTRO導致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規模擴大至紀錄的3萬億歐元,顯示貨幣供應過剩可能對歐元(EUR) 產生愈加嚴重的負面影響。事實上,相對于美聯儲,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的大舉擴張意味著歐元(EUR) 面臨的下行壓力將可能加重。如果美聯儲不進一步推出量化寬松政策,歐洲央行資產負債表相對較快的擴張將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 隨著歐元區周邊問題再度引起市場關注,歐元(EUR) 對美元(USD) 的上行動力開始迅速減弱。歐盟峰會剛剛達成并反復強調了“財政契約”后,近日便隨即有消息稱西班牙已經上調其在歐盟峰會后宣布的財政赤字目標,這凸顯出財赤目標倒退的風險。實際上,LTRO通過推動歐元區周邊國家債券收益率下滑所創造的喘息空間,可能令歐元區成員國政府不再將改革視為首要任務,這種擔憂可能使形勢再度緊張起來,最后導致歐元(EUR) 走軟。此外,外界對于歐洲官員到底有沒有分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也存在著各種質疑。近期疲軟的調查數據(尤其是來自服務業的疲軟數據)均說明,歐元區官員應當將注意力集中到提振經濟上,而不應僅僅于財政緊縮的問題上糾結。 如我們之前所述,歐元(EUR) 的潛在需求依然強勁,尤其是就亞洲官方投資者,不過他們對歐元(EUR) 的耐性恐怕也會有被逐漸消磨的一天。我們常被問及,為何在歐元區出現諸多問題的情況下,歐元(EUR) 還是沒有走軟。答案是歐洲在外的地位相對依然強勁。過去幾年,歐元區從亞洲吸收了很多原本流向美國的投資和貿易。該趨勢與多樣化需求驅動下的資金流入,共同支撐了歐元(EUR)。雖然這方面的因素仍可能限制歐元(EUR) 的潛在下行空間,但我們維持年底歐元(EUR) 對美元(USD) 匯率在1.26的預測,預計歐美之間的增長差距擴大,最終會導致歐元(EUR) 下跌。 與此同時,鑒于日本經常項目差額的惡化趨勢,其外部數據支持了進一步看跌日元的觀點。美元(USD) 對日元(JPY) 在2月底突破81關口,成功守住該月取得的漲幅。近日,避險情緒攀升和美債收益率下滑,推動了美元(USD) 對日元(JPY) 回落到81.00下方。我們的短線定量分析模型顯示,該貨幣可能有些過度沖高,惟有美日債券息差擴大,才能夠支撐美元(USD) 對日元(JPY) 的進一步上漲。假如日本新通脹目標預示該國結束通縮的立場更加強硬,那么日本政府債券的收益率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若我們所料不差,未來數月美日債券息差擴大,那日元(JPY) 便將會進一步下跌。我們仍預計年底美元(USD) 對日元(JPY) 的匯率將升至85.00的水平。 澳元(AUD) 及其它高貝塔系數(Beta)的幣種看來愈加岌岌可危。隨著中國2月份非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 的下滑,此類幣種也進一步失守陣地。鑒于澳大利亞經濟越來越依賴中國,澳元(AUD) 對中國經濟數據的敏感度有增無減。我們認為,今年中國有望實現軟著陸,因此中線來看,澳元(AUD) 受挫程度只屬有限,我們預計年底澳元(AUD) 對美元(USD) 應該在1.10上下。但短線來看,澳元(AUD) 進一步下跌的風險依然存在,因為相對我們的短線估值模型來看,澳元(AUD) 超買勢頭日益加重,而且其多頭投機倉位也有過高之嫌。同樣地,雖然我們預計新西蘭元(NZD) 到年底將會走強,但短線來看,未來幾周該幣種或會進一步回調。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