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法國、德國及意大利分別進行了不同層次的國內政權選舉,無一例外的是,堅持緊縮政策的保守派政黨在選舉中均遭挫敗。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國家中已有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英國、法國等十余國發生了政權更迭;尤其歐元區成員國中,有接近三分之二的政府在大選中因緊縮政策遭民眾反對而下臺。有跡象顯示,歐盟治理歐債危機的主流政策——嚴厲的財政緊縮已受到各方質疑和反對,歐洲政策制定者已開始在“松”、“緊”之間彷徨,頻繁發生的政權更迭或將導致先前制定的緊縮政策“打折”。 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人選擇了代表理想變革的奧朗德。奧朗德反對單純的緊縮政策,不贊成大幅削減公共開支,并表示上任后將提高國內最低工資標準、增加就業崗位,同時與歐盟就財政契約重新談判。盡管這些都與歐洲應對歐債危機的主流措施不符,但卻贏得了法國民眾的支持。 在經濟低迷、社會動蕩的當下,奧朗德上任后能兌現其競選宣言嗎?可以說是難上加難。如果完全放棄緊縮政策,只能是擴大國內財政赤字,加重政府債務負擔,同時導致國內通脹率高企。法國統計局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法國4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2.1%,超過在歐盟設定的2%目標。在此情況下,相對恰當的辦法是,適度放寬經濟刺激政策,鼓勵企業擴大就業,提高企業雇員工資標準;同時要求歐洲央行繼續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才有可能提振法國經濟。 一向與法國前總統薩科齊“休戚與共”的德國總理默克爾,其領導的保守派近日在德國工業大邦北萊因–西發利亞邦議會選舉中敗北,強烈震動了歐洲政壇,這意味著默克爾在18個月后爭取第三個總理任期的計劃將會遇阻,甚至不排除其步薩科齊后塵的可能。 歐債危機爆發以來,默克爾始終強調——“嚴格財政紀律、實行財政緊縮,是實現經濟可持續增長的唯一方式,是推動歐盟貨幣一體化向財政一體化過渡的關鍵一步,也是解決歐債危機的治本之策”。但時至今日,歐債危機已延續兩年之久,希臘、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愛爾蘭等多個成員國的經濟陷入衰退;歐元區失業率高達10.9%,創15年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近期強調,各國應選擇“正確的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增長,不加區分地一味強調緊縮,結果是“自己把自己打倒”。 實際上,強調財政紀律和促進經濟增長對歐洲來說是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緊縮”與“反緊縮”陣營均需調整各自的經濟策略,達成相互妥協,才是可行之策。以貨幣政策為例,德國是單一貨幣推行以來的最大受益國,為減少債務危機對歐洲債券市場的沖擊,德國可通過歐央行擔保、融資等渠道購買高負債國債券,引導高負債國的國債收益率適度下降。與此同時,高負債國應盡其所能降低本國福利標準,減少政府公共支出,同時大力支持支柱型產業發展,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此外,即將于2013年1月1日起生效的歐盟最新財政契約除規定“各成員國政府預算應平衡或有結余,年度結構性赤字不得超過名義GDP的0.5%”外,歐盟政策制定者還應把各國在產業投資、創造就業、促進成長應采取的刺激性措施考慮進去。只有恢復增長動能,才能使經濟與財政困境得到解決。 不難預料,今后一個時期歐元區的政策焦點,除延續歐債危機以來的經濟議題外,難免增加政治議題,社會動蕩必將沖擊歐盟現有的財政契約及今后經濟政策走向;政壇的不確定性已使解決歐債危機應具備的穩定政治結構成為奢求,歐洲面臨的調整將是深刻而長遠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