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前景晦暗 聚焦伯南克國會作證 本周最重要的事件是伯南克在周二和周三國會發表的有關經濟前景的國會證詞。投資者們將從他的講話中評估美聯儲對于進一步貨幣刺激措施的立場。如果伯南克暗示可能采取更多寬松貨幣政策提振經濟,投資人可能會進一步賣出美元。美聯儲6月宣布利用賣出短債獲得的資金再購買2,670億美元長債,以拉低長期利率,但美聯儲沒有推出QE3。伯南克在會議結束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如果就業市場進一步惡化,會準備“采取額外的措施”。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本周將發出一些新的暗示,或許可以幫助解決全球經濟面臨的最棘手難題之一:什么樣的情況才會促使美聯儲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伯南克將于周二和周三在國會宣讀其半年度的貨幣政策報告,此時正值美國國內經濟低迷,而歐洲債務危機持續發酵愈發吸引美國決策層關切之際。 零售數據不佳確實令市場對QE3的預期有略微的上升,但經過伯南克多次“模棱兩可”的表態,市場對“由某個數據結果而點燃QE3預期”的敏感度已經大大降低。因此,隔夜以歐元帶動的非美貨幣反彈,更多理解為市場謹慎情緒下的空頭回補為宜。即市場不愿冒承擔QE3的風險,雖然伯南克給出明確暗示的可能性不高。 盡管伯南克尚未對政策進行表態,投資者近期對美聯儲或推出QE3的猜測卻一直未停歇。海外媒體報道稱,投資者希望伯南克在本周回答的主要問題包括,推出QE3的可能性,以及美聯儲可能考慮采用的其他政策工具。 蘇格蘭皇家銀行匯市策略師Brian Kim表示:“在零售銷售數據公布后,我認為投資者已經開始再度消化美聯儲會推出更多寬松政策的預期。”分析師指出,若伯南克證詞如會議紀要那樣未透露第三輪量化寬松措施的線索,則將有力地支持美元走勢。反之則可能令日線圖上美元指數雙頂形態更加明顯。 不過若伯南克能發出比上周出爐的聯儲6月19-20日會議記錄更明確的暗示,那么投資者將是幸運的。該央行仍保留在經濟狀況明顯惡化時出臺第三輪量化寬松的選項,但似乎為實施這種激進舉措設定了很高的門檻。 分析人士認為,第二季經濟增長環比年率可能已降至1.5%,但近幾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而且汽車銷售與耐用品訂單反彈。經濟形勢遠未明朗。伯南克或會保留所有的選項,靜觀經濟到9月時將有何表現。 由于我們預計伯南克不會給出明確QE3的暗示,因此在證詞過后,此前出場的空頭將會尋找機會重新入場。日內匯價上方阻力位于1.2330-50,和1.2400水平。穩健操作可以選擇反彈不破上述阻力位的情況下逢高賣出,目標首看1.2160-70的支撐區域,然后是1.2100。若伯南克證詞意外偏軟,或者歐洲出現利好,歐/美更強阻力看1.2450附近,穩健操作可在此處高空,止損放1.2500上方,目標1.2300,1.2160-70。 現如今,美國經濟前景十分晦暗不明,而本周焦點轉向美聯儲伯南克國會作證,另外財政懸崖也是大風險,未來美國經濟挑戰不小。 歐債危機久病不愈 經濟數據打壓信心 久治不愈的歐債危機讓歐元區各國越來越依賴歐洲央行,許多投資者認為歐洲央行是歐元得以存在的唯一希望。不過,歐洲央行不顧各國財長的反對,轉而支持讓西班牙大多數受困銀行的優先債權人承擔損失,此舉加劇了投資者對西班牙銀行業的擔憂,加上全球經濟前景繼續惡化,令歐元在最近幾個交易日反復走低。 歐盟統計局周一公布,歐元區17國6月份消費物價意外出現環比下滑,這為歐洲央行進一步降息或是采取其他寬松政策創造了條件。據統計,6月份,歐元區CPI環比下降了0.1%。同比來看,6月份CPI上升了2.4%,與5月份的升幅持平,也符合6月29日公布的初步數據。同樣在周一發布的另一份報告顯示,經過季節因素調整后,5月份歐元區進口額較4月份下降0.9%,出口增長0.3%。受到債務危機拖累,歐元區經濟正在邁向三年來的第二次衰退。 自從歐債危機爆發以來,圍繞著如何解決歐債危機問題,歐盟峰會商討并推出了花樣繁多的政策措施,如削減債務危機國家債務、通過資金援助解決到期債務問題、緊縮危機國財政赤字、增加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規模以及穩定EFSF歐洲金融穩定機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歐洲央行之間的歐債救助“鐵三角”關系等等。但實踐證明,這些措施大都治標不治本。痛定思痛,他們終于明白,只有建立財政聯盟,強化財政紀律,夯實歐元區支柱基礎,才能盡早擺脫歐債危機的困境,還歐元區一個穩定發展的環境。 從全球范圍來看,德國都是技術移民的主要目的地,也是一個重要的技術工人雇用市場。德國作為歐洲經濟的主要引擎,是主要的產品、技術和服務出口國,這就導致德國的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歐盟一體化進程帶來的好處就在于不單單是產品和服務的自由流通,人力資源也在逐漸擺脫過去的壁壘,實現在區域內的更好配置。我們不能說德國無與倫比的競爭力導致了其他國家的人才流失,但確實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來自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的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流向德國,甚至是成為技術移民,這也反映出南歐國家失業率高企很大程度上歸結于結構性失業。 相比歐元區核心國,歐盟成員國丹麥和瑞士的經濟狀況更穩定。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押注瑞士法郎兌歐元匯率終將突破瑞士央行設定的1:1.2的下限。在歐債危機持續發酵、歐元區崩潰的風險未徹底消散的情況下,丹麥和瑞士國債隱含的“期權”可能更為現實。不過,目前這兩個國家已采取措施,嚴堵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入。 投資者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也是歐元走低的一大重要原因。目前,深陷主權債務危機的歐元區經濟重返衰退,美國以及新興市場國家也出現增長大幅放緩的跡象,歐美發達經濟體的頹勢已經開始拖累新興市場國家,"寬松潮"彌漫各國央行。高盛知名外匯策略師托馬斯日前發布報告,將歐元的下跌歸咎為經濟衰退以及更為寬松的貨幣政策。 歐洲銀行的問題在于如何修復信譽度。我們看到最新爆出的英國第二大銀行巴克萊Libor操縱丑聞就是反映了這一憂慮,而參與Libor制定的銀行總共有15家,因此其問題的嚴重性還在逐漸暴露,對歐美銀行業的沖擊、造成的運營成本上升還需逐一理清。歐洲銀行的未來轉變會是瘦身,即尋求更加有效率的結構性改革,因此與其說是裁員潮,不如說是雇傭策略的轉變。 目前,歐債危機久病不愈,歐洲經濟數據亦不利好打壓著經濟復蘇的信心,歐元區依舊內憂外患,歐元頹勢難以更改,未來前景黯淡。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