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人已經意識到,與其把歐元看作經濟工具,不如把它定義為一種政治產物更為恰當。此前華爾街各金融機構和媒體對于歐債危機的一輪瘋狂炒作,在市場上引起的恐慌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在全球范圍內一波波擴散。希臘極左翼政客的激進言論,西班牙國債的創紀錄新高,歐盟以外的人們緊皺的雙眉間難以抑制圍觀一場鬧劇般的興奮:看!這就是單一貨幣釀成的苦果! 希臘之后的下一個會是誰?苦難什么時候才有個盡頭?為什么看起來沒有最糟只有更糟?市場彌漫著悲觀情緒,單一貨幣的喪鐘隱約在歐洲上空回蕩。歐洲的未來在哪里?歐元的命運又會怎樣?在媒體與專家們無窮無盡的爭論中,反而顯得日漸迷茫。 而其實,把目光投向歷史,這一連串問號的答案早已寫就。 作為二次世界大戰起源地的歐洲,歷史上民族矛盾和利益引起的戰爭和沖突此起彼伏,二戰帶來的巨大傷痛迫使歐洲的政治家們開始認真思考如何獲得持久的和平。然而東西方的分裂和冷戰鐵幕的降臨,使和平的渴望并沒有如約而至,戰后的歐洲淪落為超級大國對抗的前沿。 但歐洲的政治家們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1951年,《建立歐洲煤鋼共同體條約》的簽訂意味著一體化進程的正式起航,而法德和解與勃蘭特的驚天一跪,讓歐洲內部的民族仇恨不斷消融。歐洲一體化進程在民族和解的護航下,以經濟為動力不斷向前推進:從關稅同盟到統一市場,從人員的自由流動到統一貨幣,戰后幾十年持久努力的成果如鮮花般燦爛奪目,卻也使人們放松了警惕。 貨幣的統一與財政的分裂并存,高福利與低效率的經濟模式并存,再加上歐元區盲目擴張的后果,在這次歐債危機中暴露無遺。幾十年的一體化進程,只是讓歐洲在形式上走向了統一,卻沒能從實質上充分融合,綻開的鮮花沒有結出累累碩果。 統一的財政和金融監管體系已經是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削減過高的福利、提升生產效率則是長期發展的基礎。盲目擴張的后果只能是尋找恰當的時機把某些國家暫時踢出歐元區,并且只有主權的讓渡才能真正解決危機的根源,但這一切改變都需要時間。 然而高企的失業與低迷的經濟、內部的動蕩與外部的壓力、民眾對于緊縮措施的抗議與政治家們彼此之間的爭吵,構成了目前的主旋律。但凡經濟形勢繁榮財力充沛之時,一體化的步伐就順利;經濟形勢惡化矛盾叢生之際,一體化的步伐就會受阻,這已經成為鐵律。 正如歐洲之父讓·莫內曾預言的:“歐洲將在危機中建設起來。”一體化的進程或許會有挫折甚至倒退,但絕不可能就此終止。 最見不得歐洲走向統一的美國,此時扮演了極其尷尬的角色。歐洲的動蕩削弱了全球消費者的信心,在避險需求下一路走高的美元抑制了本國出口。急需贏得大選的奧巴馬不斷施壓德國推動歐債問題的解決,以提振信心、刺激消費、增加就業。然而華爾街大鱷們利用輿論控制的優勢持續炒作危機,原本兩邊押注的金融財團這次明顯倒向了共和黨,以表達對于民主黨通過沃克爾法則加強金融監管的強烈不滿。美國外交的壓力和輿論的炒作把歐債問題暴露無遺的同時,卻也起到了助推歐盟改正自身缺陷的作用。 凝聚著幾代歐洲政治家夢想的一體化進程盡管前途艱險,但依舊只能繼續前行,因為沒有一個歐洲的政治家能負起終止進程的歷史罪責。在歐洲央行行長與法德首腦都高喊出“捍衛歐元”的口號之際,也意味著一體化進程將邁出最為關鍵的一步,或許只有當軀殼的統一逐步演化成靈魂的融合,歐元才能真正得以浴火重生。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