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以來,德國總理默克爾從未放棄自己的理想——建立歐洲政治同盟,簽訂新歐盟條約。 根據德國《明鏡》周刊的消息,默克爾希望在12月召開的歐盟峰會上,能夠就何時召開歐盟大會達成一致意見。她希望,歐盟可以就此起草一份新的條約,加強歐洲的政治統一,并幫助解決歐債危機。 需要看到的是,作為歐盟內部最大的經濟體,德國長期以來一直呼吁將更多國家自主權讓渡給歐盟相關機構,包括制定預算的權力,但是歐盟內部其他成員國對此表示強烈反對。 歐元區內部爭議不斷 許多歐盟成員國對《里斯本條約》簽訂前經歷的長期糾紛和挫折仍記憶猶新,因而不愿再走上一條漫長的改革之路。例如在愛爾蘭等國,任何新條約都必須經歷公投,這種程序勢必會增加該國國內民眾要求退出歐盟的壓力。目前在英國,就面臨著國內反對歐盟進一步政治統一的聲音。 但德國認為,為確保歐盟各成員國的公共財政走上正軌以及恢復歐元穩定,有必要邁向更緊密的財政和政治聯盟,加強歐盟對各國預算的監督。在上周五,默克爾拒絕了希臘要求延長緊縮改革時間的請求,但她同時也宣稱希望希臘留在歐元區。 有跡象表明,德國對希臘的憤怒已經煙消云散。德國《圖片報》上周發表了一篇對希臘總理薩馬拉斯的專訪,其語調之積極令人驚訝。但與此同時,關于希臘退出歐元區的猜測仍舊此起彼伏。 目前,德國國內的爭論已經從希臘問題蔓延到了政治聯盟問題。自歐債危機發生后的兩年半時間以來,德國一直尋求將自己經濟政策偏好強加給歐元區。德國于2009年通過了一項關于維持預算平衡的憲法修正案,此后它堅持要求其他歐元區國家頒布具有同等效力的法案。 大部分歐洲知識分子都認為,德國這種做法是一種經濟帝國主義。但德國則認為,僅僅從經濟方面重塑歐元區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尋求政治方面的重塑。 盡管德國經常被批評為歐元區外圍國家做得太少、行動太遲,許多德國人自己卻認為他們已經做得很及時,并且足夠多了。他們認為歐元區債務危機是需要各國共擔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不能迫使歐元區其他國家采取緊縮政策或者阻止諸如奧朗德之類的領導人將法定退休年齡從62歲降到60歲,那德國就將會把天文數字的資金丟入一個無底深淵。 與此同時,許多德國人認為更廣泛和持久的債務共擔——例如“歐元區債券”這種形式,實際上是創造了一個“債務聯盟”。在該聯盟中,德國等其他財政盈余國家需要為赤字國家的債務承擔無限的責任,并且不必強制這些赤字國家實行結構性改革。而德國憲法法院已經判定,這種開放式的債務共擔是違背德國憲法的。因此,歐盟強化政治統一,加強對各國的預算監督是十分必要的。 德國國內阻力重重 今年6月份召開的歐盟峰會是德國對歐債危機態度的轉折點。會議期間,法國總統奧朗德、意大利總理蒙蒂和西班牙首相拉霍伊一起對默克爾施壓,要求德國允許歐洲穩定機制(ESM)直接出資救助歐元區陷入困境的銀行。 在其他歐元區國家和整個世界看來,這次會議是一次重大突破。正如一位歐洲經濟學家所言,這是“第一次達成一致意見,直指危機實質——不斷膨脹的政府借貸成本削弱了公共財政,造成對銀行和主權國家償付能力的雙重擔憂和不斷放大的惡性循環,最終使得主權國家的償還能力崩潰”。 然而在德國國內,這次峰會被冠以“默克爾的失敗之夜”。默克爾“屈從于”歐元區重債國家要德國為其埋單的表現,直接引發了德國要求全民公投新憲法來取代現行憲法的呼聲。 與此同時,以德國哲學家哈貝馬斯為代表的歐洲一體化支持者,借此來呼吁法院能夠減少對債務共擔的限制,而反對者則認為,這是阻止歐洲進一步一體化的良機。 盡管默克爾計劃加快歐洲政治一體化的進度,但一個并不明確的政治聯盟提議能否迅速被通過用以挽救歐元,仍是擺在眼前的一大問題。 不過即便默克爾能成功,這也絕不意味著德國民眾會支持為歐元區債務買單。德國國內大部分重要的政客,例如歐洲央行前首席經濟學家伊辛(Otmar Issing)等頗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都對政治聯盟表示反對。 德國國內的一些民調也顯示,大部分德國人反對歐元區的進一步整合,甚至希望德國退出歐元區。如此看來,德國這一系列本被認為能夠推動歐洲一體化的措施,到頭來很可能成為歐盟瓦解的催化劑。 除了德國民眾的壓力,執政黨內部的分歧也讓默克爾焦頭爛額。聯合執政黨基督教社會聯盟(CSU)秘書長多布林(Alexander Dobring)表示,預計希臘將在2013年退出歐元區。對此,默克爾則表示,在應對危機進入決定性階段的時候,此種言論是極具破壞性的。 默克爾同時稱,歐洲穩定機制對于克服危機是“絕對必要”的,她表示相信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會在9月12日批準啟動ESM。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