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副所長江時學16日在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八屆中國證券市場年會上表示,歐洲債務危機正在好轉,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但他同時指出,歐債危機必須注意到以下幾個因素。 第一,作為一個整體,歐盟和歐元區的政府債務占GDP的比重并不高。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在減少,盡管減少的幅度不是很大。 第二,德國經濟在增長。德國是歐盟中間的“老大”,屬于定海神針,只要它的經濟增長,歐元區經濟應該沒有問題。此外,歐洲中央銀行預測明年歐元區經濟有望實現0.5%的增長,IMF預測明年歐元區會實現0.7%的增長。 第三,歐盟推動歐洲一體化的決心很大。這次危機實際上一定程度上驗證推動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他們認為必須要通過更多的一體化來克服危機。財政協定已經簽署,今后啟動銀行業聯盟、經濟聯盟乃至政治聯盟,如果這些聯盟在可預見的將來實現,歐盟今后抵御歐洲危機的能力就會大大增強。 第四,防火墻在加固。歐洲穩定機制已經啟動,這是永久性的反危機機制,放貸能力達到五千億歐元,比EFSF多六百億歐元。歐洲穩定機制被稱作歐洲版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法國跟德國這兩個國家在諸多問題上有許多共識。 第六,歐盟開始認識到加強經濟治理的重要性。歐盟已出臺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加強財政紀律,其中有很多的預防措施。 第七,反危機戰略正在發生變化,從片面強調緊縮到關注經濟增長。 第八,歐洲銀行發揮積極作用,已經進行了兩次長期再融資,成效不錯。前不久歐洲銀行宣布直接貨幣交易OMT,被看作是歐洲版的QE3. 第九,在二級市場上無限制的有條件的購買提出紓困要求國家的國債,必須實施經濟調整,必須接受監督。 第十,國際社會已經并將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當然,歐債危機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江時學指出,西班牙等國銀行業已經處于嚴重危機之中,債務危機不時受到政治因素的影響,債務危機的社會成本不斷加重。歐盟內部在如何構建銀行業聯盟、能否發行統一債券、如何處理緊縮與增長的關系等重大問題上還有分歧。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不利于歐洲擺脫債務危機。 至于對中國的影響,江時學認為有利有弊。他指出,理論上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的不良影響主要體現在制約世界經濟復蘇從而影響中國出口,歐洲需求減少直接導致中國出口減少,人民幣被升值,歐洲對中國的投資減少。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的有利影響是,許多國家試圖通過私有化擺脫危機,壓縮財政開支,這個對于中國走出去、對于中國投資歐洲非常有幫助。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