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昨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2793,較前一交易日的6.2814反彈21個基點,創近8個月新高。 針對市場出現人民幣將出現“升值潮”的猜測,昨日,有關專家明確表示:“升值潮不可能出現。”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創新高,主要是受全球央行推出的量化寬松政策以及國內經濟好轉的影響。今年1月1日,國家統計局與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6%,連續第三個月位于臨界點50%以上。 量化寬松政策推高匯率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匯率受國際和國內兩方面因素影響。國際方面,美國財政懸崖雖然留有許多“尾巴”,但基本得到解決,歐債問題趨于穩定,因此市場預測全球市場的風險在降低。此外,量化寬松政策導致大規模資金流入新興市場,預計有60%~70%流入新興市場,其中相當部分將流入中國,造成美元貶值、人民幣相對升值的情況。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說,人民幣匯率創新高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美國、日本、歐洲等全球主要央行推出的寬松政策;二是國際資本向新興市場回流;三是中國經濟恢復穩定。 深圳大學經濟學院當代金融研究所所長國世平昨日接受采訪時表示,美國推出量化寬松政策QE4是導致人民幣匯率強勢的主要原因。量化寬松政策的推出,“讓全世界覺得美元都會跌”,“如果美國一旦取消量化寬松政策,人民幣匯率就不會再漲了”。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緩慢復蘇中的全球資本市場出現了分化,在這種情況下避險情緒左右全球匯市。今年的新情況是全球金融動蕩加劇,各種貨幣的漲跌不一,引起匯市波動。目前人民幣匯率進入了均衡狀態,他認為在人民幣資本價格還沒有完全開放的情況下,6.3左右的匯率是均衡狀態,未來人民幣的變化更多取決于美元的變化。 PMI數據表明中國經濟向好 匯豐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12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為50.9,較去年11月進一步上升,創14個月來新高。分企業規模看,大型企業PMI為51.1%,連續4個月位于臨界點以上;中、小型企業PMI分別為49.9%和48.1%,雖然位于臨界點以下,但比前一個月回升0.2個和2.0個百分點。 郭萬達說,從近期公布的PMI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出現好轉,制造業表現明顯,出口也相應好轉。郭萬達指出,出口好轉就帶來貿易順差擴大,中國的外匯儲備增長,結匯壓力變大,市場增強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另外,十八大之后提出的“城鎮化”、“擴大內需”等,是對中國經濟的看好,這是長期的影響因素。此前世界對中國經濟充滿憂慮,但在十八大之后,國內外對中國經濟的預期開始好轉,股市、房地產等方面也有好轉表現。此外,還有一些短期因素推高匯率,如近期央行減少了對外匯市場的干預,也有人認為是美元頭寸造成了匯率變化。他認為,基本面的因素對匯率的影響比市場短期因素的影響更大。 “升值潮”不可能出現 記者詢問未來人民幣是否可能出現“升值潮”,受訪專家給予了否定的回復。 國世平表示,不可能出現人民幣的“升值潮”,未來匯率上升不了多少。 李大霄認為,“不叫升值潮”,應該說人民幣匯率未來將震蕩走強。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