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財務數據表明,銀行業正逐漸擺脫宏觀經濟的影響,進入業務部門調整的關鍵時期。 美國當地時間1月22日,四家中小型銀行發布其2012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報告。馬林銀行集團(Bank of Marin Bancorp)利潤470萬美元,保富銀行(Preferred Bank)利潤340萬美元,Signature銀行利潤5010萬美元,而紐約TrustCo銀行利潤980萬美元,均上漲迅猛,超出市場預期。 四季度銀行業表現已基本定調,總體表現令市場驚嘆。截至22日,標普500指數公司總共80家金融機構中,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發布了業績報告,其中包括六家大型商業和投資銀行。 但是各大金融機構表現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大。表現不錯的有摩根士丹利、高盛等,而富國銀行、美國銀行以及花旗集團的表現則讓投資者感到失望。 美國奧本海默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杰瑞·魏博曼(Jerry Webman)22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季報結果顯示,美國銀行的業務組合情況和執行業務的成功程度,正在業績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曾經影響所有銀行的宏觀問題,再也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他認為,這一關鍵轉變意味著美國金融系統已明顯從危機中恢復過來,銀行自身的業務發展戰略,將決定未來短期內的業績走向。 銀行業績參差不齊 根據1月22日美銀美林發布的監測報告,在已經公布的季報中,約三分之二金融機構的業績達到或超出分析師預期,其中48%的企業每股收益(EPS)達標,70%的企業銷售收入達標,而兩者均達標的占43%。 市場對銀行業的預期總體樂觀,FactSet分析師調研顯示,如果除去颶風“桑迪”對美國保險業造成的損失,金融行業的預期收益增長達到30%。 上述美銀美林報告指出,投行的良好表現主要來源于投資銀行部門收益、較低的補償金率以及電子銀行業務。 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的第四季度表現領軍銀行業:高盛集團凈收益29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上漲190%;摩根士丹利凈收益5.07億美元,比前一年同期上漲303%。 高盛集團利潤飆升主要來自于固定收益類產品收入、投資銀行業務以及交易業務。而摩根士丹利則來源于機構證券和資產管理業務增長以及工資支出的削減。 然而,上述報告表示,全球化經營和批發業務的貨幣中心銀行(money center bank)的表現不佳,主要是因為大型訴訟費用的一次性支出以及較低的存貸利差,表明其仍在經歷調整陣痛。 其中,摩根大通2010年第四季度凈收益57億美元,比2011年同期上漲53%。利潤主要來自于抵押貸款事業部增加51%至16億美元的營業收入(不包含回購損失),以及減少70%至6.56億美元的信貸準備金損失。盡管好于預期,但其“倫敦鯨”自營業務交易損失的規模至今已經超過62億美元,仍然拖了業績后腿。 而由于支付超過7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法律和解金,美國銀行第四季度的利潤下滑63%至7.32億美元;收入下滑25%至1870億美元。花旗也有相關抵押貸款罰金費用總計13億美元,利潤12億美元。 業務整合結果年內有望驗收 盡管不少一次性損失的重磅消息使得上述大型銀行業績差強人意,但是市場仍然樂觀表示,銀行已經公布了所有的壞消息,2013年的業績將會有進一步的強勁增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埃里克·瓊斯(Erik Jones)表示:“和歐洲銀行將要深陷去杠桿化相比,美國銀行在2013年度的表現將遠遠好于前者。” 他認為,美國銀行業仍然在經歷去杠桿化的過程,銀行調整其業務收入結構,不斷“試錯”。 顯性表現是裁員。去年12月花旗宣布的11000名員工裁減大部分來自個人銀行業務部門,將在2013財年節省9億美元,在2014財年則節省超過11億美元。前年美國銀行計劃三年裁減3萬人,在2015年前節省80億美元。至今為止華爾街主要銀行已經裁減超過15萬員工。 不出意外的話,裁員的成果都將在2013年得到驗收,進一步加深了市場的樂觀預期。 一位金融技術安全公司的首席技術官告訴記者,銀行業的整體生意有望觸底反彈。他的客戶多是包括幾大銀行在內的華爾街金融巨頭。 但魏博曼警告說,金融業仍然需要適應更加嚴苛的監管和較低杠桿的業務戰略。目前銀行業相對放松了貸款標準,但想要同時投入新資本擴大業務,又保持其良好的基本面以支撐更多的融資渠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