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歐、日之后,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央行對貨幣寬松政策再度“松口”,不由令市場擔憂全球量化寬松的大浪將再度掀起。 21日凌晨,英國央行公布2月份利率決議會議紀要,其中一項內容指出,該行總裁金恩、委員費舍爾以及邁爾斯均贊成將債券購買規模從3750億英鎊擴大至4000億英鎊,人數占委員總數的1/3,而此前,要求擴大量化寬松(QE)規模的委員人數僅有1人。 市場分析機構隨即預測,進一步的量化寬松將是英國政府改變經濟增長前景所要推出的一項必要措施。受此影響,英鎊當天大幅貶值,其對美元匯率一度跌至8個半月來的新低。 “全球量化寬松的規模肯定會增加,因為其效果存在滯后性,需要多次積累才能顯現。”對于市場的擔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室主任高海紅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美國經濟是在推出了4次QE政策后才出現好轉跡象,英國等國家雖然已經推出相應政策,但依然復蘇緩慢,英國經濟甚至面臨“三次衰退”的風險,所以需要QE加碼。 除了英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央行近期均透露出再度擴容貨幣寬松政策的可能。19日,日本央行部分委員在1月議息會議上建議購買期限更長的日本國債,澳大利亞聯儲則在2月議息會議上認為必要時還有進一步降息空間。 市場開始猜測近期會有哪些政策出臺,并且已經在擔憂過度量化寬松擴容帶來的風險。“現在做空英鎊的資金規模就很大。”德陽投資首席外匯分析師瑞景祥表示,如果其他國家再推QE政策,匯率市場將變得更為復雜,令外貿企業承擔的風險大增。 “從現在的情況看,主要經濟體降息的空間已經不大,且降息的刺激作用有限,所以加大購債規模等相對直接政策推出的可能性較大。”對于后期各國可能會推出的寬松政策,高海紅分析說。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金融教研室主任胡曙光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便會有新的QE政策出爐,考慮到會加大資產泡沫的可能,各國會拿捏微妙的平衡,不會盲目購債,比如美聯儲近期就出現了收縮QE規模的聲音,“所以量化寬松達到一個臨界點后會停止,市場不要過度緊張。” 高海紅認為,對于中國來說,應對新一輪海外QE政策帶來的資金流入壓力,是對當前政策的一大考驗。“我國應該謹慎考量資本項目放開的速度,同時這也是一個促使匯率靈活的好機會,可以通過調節匯率,使外部賬戶得到緩沖,變得更加靈活。”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