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股市在短短的兩周時間內連續經歷了兩個“黑色星期四”,而與股市休戚相關的日本國債市場在近兩個月時間里也上演了一輪“過山車”的行情。 數據顯示,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今年的4月5日創出了0.315%的歷史最低水平,但隨著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宣布的寬松規模超預期,日本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開始反彈。進入5月之后,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更是大幅飆升。從月初時的0.60%附近一路飆升至1%之上。截至5月31日18:00,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0.870%,較4月初已經上漲了170%。 資金流出日本債市? 收益率的大幅上漲在日本國債的歷史上并非沒有經歷過。2003年6月~9月,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0.5%在短短三個月時間連翻兩倍多上漲至1.6%。十年之后的今年,這一幕又再度重演。 若日本央行持續大規模購入國債,理論上,國債收益率應該不漲反跌。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大幅飆升表明日本的經濟正在復蘇。去年年底以來,日元的大幅貶值對日本制造業的提振作用開始顯現,出口的增長促使企業加大生產。 日本最新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今年4月工業產出較前一個月相比上升1.7%,連續第五個月升高,為2009年以來持續最久的連升紀錄。另據民間數據,5月份的Markit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4月的51.1升至51.5,創下8月以來最高位,連續第三個月守在榮枯分水嶺50上方。 有國內學者指出,在“安倍經濟學”的作用之下,投資者對日本通脹的預期也在升溫。基于對日本未來經濟抱有一絲希望,投資者紛紛放棄低收益的國債投資轉而投向高收益領域。從日本債券市場流出的資金也有可能正在大規模地流向海外市場。 太平洋資產管理公司的比爾·格羅斯(Bill Gross)近日對媒體表示,日本央行積極的日本政府債務購買計劃將使日本投資者轉向收益較高的海外市場,這將推升世界各地的資產價格,包括美國國債。 不過,美國對沖基金Zais董事總經理郭杰群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財商》記者采訪時則否認了資金從一種資產轉向另一種資產的說法。他認為:“從目前日本債券和股市同時下跌的現象來看,資金應該沒有從國債市場流向股票市場。此前市場預期的資金向海外市場涌動的情況也沒有出現,而且近來,美國國債的價格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美國宏觀經濟型對沖基金慕容投資總經理趙眾則對記者表示,近兩個星期內,日本本土投資者的心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規模空前的量化寬松令投資者的風險厭惡情緒急劇膨脹,因此投資者紛紛獲利了結。 趙眾還指出:“年初時,對于很多對沖基金而言,做空日元和做多日本股市都是一項非常不錯的交易。然而,隨著美元對日元上漲至100以上,日本股市漲幅達到70%,這項交易的最好時候已經過去,越來越多的對沖基金已經開始退出市場。” “日本長期國債下跌的另一個原因還有可能是,作為日本國債的一大持有者——美聯儲近期可能在拋售日本的長期國債。”郭杰群這樣對記者表示。 收益率下跌只是暫時的? 近期,紐約梅隆銀行經濟學家西蒙·德里克(Simon Derrick)曾提出警告,每個人都應該對日本國債保持警惕。 德里克指出,雖然日本國債收益率與金融危機開始的時候相比仍然很低,但上一次2003年時日本國債市場發生重大扭轉的時候,10年期日本國債收益率從低于0.5%上漲至1.6%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當時,日本央行通過激進的言論避免美元對日元跌破115這條人為劃定的警戒線,但最后這條警戒線還是被跌破了。回顧更遠的歷史,在1998年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倒閉以后,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從略高于0.6%大漲至高于2.2%。同期,美元對日元匯率也顯著地從135跌至110的水平。 趙眾告訴記者,盡管在最近的G7國家會議中,其他國家都對日本的量化寬松政策持“理解”的態度,投資者開始擔心“安倍經濟學”難以為繼。現在日本和美國其實是“坐在同一條船上”,在思考日本的量化寬松是否可持續時,不妨把美聯儲也納入其影響因素之一。 在剛剛過去的一周,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不斷給投資者拋來“定心丸”,他指出日央行有能力阻止國債收益率的上升,甚至承諾會從每月印制的7.5萬億日元量化資金抽取其中7萬億日元以上購買長期國債,并會把每月買債的次數分成8至10次,以此保持債市穩定。 郭杰群則認為,日本政府QE的力度還是非常巨大,鑒于日本央行的寬松的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強,目前日本股市和債券市場的下跌可能只是暫時的。 還有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未來還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如果日本經濟無法出現實質性改善的局面,大量的日本投資者還是會回歸日本國債市場。 日本難以承受收益率上升之重? 不過,按照目前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漲勢,令人擔憂的是,這可能標志著日本經濟“終結的開始”。 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陶冬近日指出,日本政府負債累累,單單應付利息支出已感到力不從心,利率再升財政壓力勢必驟增。他指出,日本國債利率每上升一個百分點,日本政府的利息支出便增加10萬億日元。“安倍經濟學”對經濟復蘇、金融穩定及財政可持續性,福兮禍兮實未可知。 恒生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溫灼培指出,全球最大規模的養老基金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正在考慮改變其投資組合策略,提高對國內股市的配置比重。試想,如日政府容許大量資金轉投日股,日股表現當然理想,但日本債市又將如何呢?單*日本央行購債行動又是否可支撐整個日本債市呢? 數據顯示,過去20多年里,日本國債平均每年以40萬億日元的速度增長。日本政府債務占GDP比重已大于200%,超過國際上公認的安全線60%的兩倍多,甚至比意大利的128%、美國的103.6%還高,在發達國家中居首位。 一只專門做空日本基金的克里斯托弗·里格(Christopher Rigg)表示,日本大規模的量化寬松舉措很有可能將日本國債收益率推高到2%,距日本崩潰論者預計的6%到7%還有很遠的距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