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周一。港股9月開局大升,恒指收報22175點,漲443點。中東戰云稍紓、中國官方和匯豐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8 月份皆重越50榮枯分界線,為港股帶來上升動力。 環球PMI日,歐亞多國采購經理指數密集式公布。中國數據(8月官方PMI報51、匯豐PMI報50.1)固然矚目,但歐洲制造業的反彈勢頭和部分新興經濟體的疲莫能興,更值得投資者注意。 從結果可見,意西兩個歐元區最重要的“邊緣國”,制造業非但回復擴張態勢,指數本身(意大利51.3、西班牙51.1)亦創出2011 年春季以來的新高。最“爛”的希臘雖未擺脫收縮勢頭,但PMI本身卻處于三年多以來的最高水平,最壞情況也許已過。德國、荷蘭兩個核心國制造業繼續穩步擴張,整個歐元區只有法國跟不上復蘇勢頭。 資金從新興市場回流歐美,非自今日始,但印度印尼這對難兄難弟,于中國歐洲制造業紛紛報喜的這一天,前者錄得多年來最惡劣的PMI數字,后者股市則在印尼最新貿易數據發表后急挫2.6%。這兩個近日飽受資金瘋撤困擾的新興大國,只有替別人高興的份兒,有苦自知。 PMI公布后,歐股全線造好。老畢在港股急升的這一天提醒大家,9 月對股市并不吉利,2013年的9月變數更多,不可不防。 大概在二十年前,有學者發現美股9月表現遠不如其他月份,平均回報明顯落后之余,跌市比例亦較升市高。更有趣的是,把覆蓋期從統計的六十余年延長至九十年,并以每十年平均回報為比較基礎,美股9月表現相對其他月份,排名從未高于第9位。同樣以十年平均回報為準,過去九十年,美股有多達五十年排第12 位,即在逾半情況下敬陪末座! 老畢感到奇怪的是,這個模式╱格局被學者發現至少二十年,按照越多人知越易“見光死”的慣例,時間越久相關模式便越有可能失效。可是,美股9 月跟其他月份平均回報的差距,過去二十年非但沒有收窄╱消失,與這個現象剛被發現時比較,回報相差反而更大。 何以如此?華爾街9月例空,缺乏足以讓人信服的解釋。今年9 月份,分析員口中的“事件風險”俯拾皆是,奧巴馬眼見攻敘聯盟七零八落,改為尋求美國國會授權動武,仗是否打得成尚待觀察,但敘利亞局勢外,美聯儲退市以至新掌門人選,本月見真章機會甚高,共和民主兩黨若在預算問題上再制造事端,令債務上限危機重演,做空豈無借口? “事件風險”變幻莫測,驚喜驚嚇皆有可能,結果不同,“炒法”自然大異。然而,過去兩年,標普500 指數四度觸及26 周移動平均線,之后最多再跌4%,調整便告一段落。標普500 近日再度下試這個重要水平,參考過去兩年的情況,標普500 若從上周五收市水平(1632 點)跌至1567 點或以下,破壞了立足于26 周移動平均線的走勢格局,也許是美股后市轉空的一個警號。會不會發生?是否在9月?這就有待觀察了。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