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從出口型經濟向消費型經濟轉型,這將是本世紀全球最重要的經濟增長機遇,美國制造業和服務業都能從中獲益匪淺,但前提是美國的領導人也有推動改革的遠見和決心 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兩周前結束,會議達成的共識認為,中國應該摒棄傳統的依賴對美國和其他富裕工業化國家出口的增長策略,轉而發展一條依賴于中國13億國內消費者的增長路徑。 這一輪改革力度是歷史性的 基于兩方面的原因,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領導層最新做出的對于改革的承諾是可信的,而這一輪的改革力度可能是非常重大的,甚至可以說是歷史性的。 首先,一年前上任的習近平主席的執政基礎相當穩健,不管在黨內、國家還是在軍隊層面。 其次,當今中國,對于改革的迫切性超過了以往任何時候。正如鄧小平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期抓住了當時的危急局勢,啟動了中國上一輪的改革開放,習近平必須采取和當年一樣的大膽舉措,這樣才能幫助中國經濟避開困境,避免社會陷入不穩定狀況。 牢固的執政基礎和改革的迫切性,本身并不能確保改革的成功,但這兩方面的因素預示著,中國的新一屆領導人將全力以赴推動新一輪的改革。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一系列經濟改革計劃,充分表明了中國經濟發展策略的重大轉變。相比舊的讓政府來主導定價的模式,新的改革方案中尤其強調了市場化的定價機制,比如在燃油、食品醫藥、服務業,甚至于人民幣等廣泛領域。 《決定》中有關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論述,將幫助解決中國經濟中的許多不平衡,比如制造業產能過剩;比如存款利率僵化,后者在事實上等于補貼了商業銀行、懲罰了廣大儲戶;又比如因為要管理匯率而導致的流動性過剩狀況。 通過限制人民幣的波動來支持出口,中國被迫向國內經濟注入了大量的過剩流動性,主要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來實現。這樣的狀況誘發了房地產泡沫,讓房價上漲超出了普通老百姓可承擔的水平。而按照三中全會的決定,讓人民幣在外匯市場更自由波動,將有助于改善這樣的扭曲狀況。 中國從生產者模式向消費社會轉變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新的政策建議,主要集中在那些旨在刺激消費的再平衡政策中依然薄弱的環節,比如建設和完善社會保障網絡,以及改變中國老百姓的消費和儲蓄慣有模式。 或許中國政府當前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于改變老百姓的行為習慣,即改變中國人一直以來的本著“考慮后顧之憂”思路的儲蓄文化,轉而培養一種更為積極的花錢消費文化。 此次三中全會就直接針對了老百姓的這些顧慮,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放松二胎政策。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三中全會建議的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建立更加公平的土地產權機制以及改革現有的戶籍制度。 全世界應該歡迎中國這種從生產者模式向消費社會的轉變。但對于美國來說,接受中國這樣的轉變可能尤其具有挑戰性。過去20年來,中美都被困在一種越來越不和諧的相互依存關系中。中國通過出產廉價物資和買入美國國債支持美國的增長模式,與此同時,胃口永遠無法滿足的美國消費者,則在源源不斷地購買產自中國的廉價出口商品。 美國似乎還沒有為此做好準備 中國經濟的新一輪再平衡,可能讓中美經濟的相互依存關系更加吃緊,除非美國治愈其過度消費和儲蓄不足的頑疾。 就好比在人際交往中一樣,相互依存的關系對于經濟發展來說同樣不可持續。這種關系會讓相關的國家失去信心,并且容易產生摩擦,并最終導致經濟糾紛,比如貿易戰。 中國向新的增長模式的歷史性轉型,將徹底改變當前的中美經濟相互依存的關系格局。而美國似乎還沒有為此做好準備。一直以來,美國都依賴于中國這一全球“最終生產者”,而隨著中國大步邁開新一輪改革,美國可能一時半會還無法接受這樣的事實:一方面,中國將不再像以往那樣一味依賴美國的過度消費;另一方面,中國今后將更加愿意把錢花在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等領域,而不是繼續無上限地購買美國國債,幫助美國壓低利率。 美國需要解放其認為無法承擔現有經濟策略轉型的慣有矛盾思維。取而代之的是,美國需要讓這一代的消費者提高對于儲蓄和投資的重視,為后代留一杯羹。當前美國經濟疲弱的復蘇,以及高得讓人無法接受的失業率,意味著這種轉變的難度很大,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中國消費者的崛起 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和源泉 中國即將開啟的新一輪改革大潮,對于美國等迫切需要提振經濟增長的其他國家來說是巨大的機遇。要抓住這樣的機遇,美國可能也需要來一次中國式的“三中全會”。 中國消費者的崛起,可能是本世紀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動力和源泉,美國的制造和服務企業也將從中獲益匪淺。但是,除非美國的領導人有了推動改革的遠見和決心,通過鼓勵儲蓄、創新和投資來重拾經濟競爭力,否則美國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世界其他國家分享中國消費大爆炸的甜美果實。在中國大步改革的同時,美國卻無動于衷,這樣一種非對稱的經濟再平衡,其結果只會是失敗。 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鄧小平帶領中國開啟了現代歷史上最成功的經濟發展奇跡。美國也需要有這樣一次中國式的“三中全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