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經濟,年初預測通常稍顯樂觀。一些預言者相信,美國經濟步入了高速復蘇期。情況果真如此嗎?一個加速復蘇的美國對世界經濟、對中國會產生哪些影響? 從近期公布的幾個關鍵數據來看,美國經濟確實有動能增強的跡象。首先,美國商務部上個月末發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美GDP第三次預估數據,增幅達到4.1%。如果從2012年第四季度算起,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連續四個季度的增幅可謂節節攀升:0.1%、1.1%、2.5%、4.1%。而第四季度是美國傳統的購物季,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國人消費意愿較高。盡管官方的首次預估數字要到1月30日才發布,但基本可以預判,去年第四季度的GDP增幅會比較好看。 從失業率來看,去年12月的最新失業數據要到美國時間1月10日發布,有分析師預計,該數據應該與去年11月底7%的失業率大體持平,甚至可能進一步好轉。美國自動數據處理就業服務公司8日公布的報告就顯示,去年12月份美國私營部門新增就業崗位創13個月新高。 再看物價指數。美國一直保持低通脹的良好態勢。根據美國勞工部發布的數據,去年11月美國能源價格經季節調整后環比下降1%,扣除能源價格后,當月食品價格環比僅上升0.1%。截至11月的12個月里,美國消費價格漲幅為1.2%。這樣的物價漲幅符合美聯儲認定的“適當”空間,是經濟健康穩定的體現。 更讓人確信的證據是,去年底,美聯儲宣布將從2014年開始削減資產購買規模,標志著已實施五年的量化寬松政策(QE)退出大幕正式拉開。 種種跡象說明,美國經濟動力增強。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面對新年時也信心十足地公告民眾,2014年將是美國經濟獲得“突破”的一年。 但有些專家對美國經濟卻并不樂觀。世界銀行[微博]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日前表示,盡管經濟復蘇,但美國這些年卻沒有真正推行結構改革。歷史上,美國經濟每次嚴重衰退后7%-8%的反彈式高速復蘇在這次并沒有出現。美國經濟當中最大的失衡,即債務失衡問題并沒有得到真正解決,只不過現在人們不像幾年前那么關注這個話題了。 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4年美國經濟增幅為2.6%,高于2013年的1.6%。世界銀行對2013年和2014年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測是2%和2.6%。美聯儲的最新預測是2.8%和3.2%。綜合看,這樣的增幅還算不上“高速”。但不管怎樣,目前大家對美國經濟在新一年的走勢普遍看好。 一個復蘇加速的美國對世界意味著什么? 從世界經濟的角度,美國復蘇是個好消息。美國依然是世界頭號經濟大國,其在全球經濟總量仍占逾25%。美國經濟向好,意味著美元升值,美國需求增加,美國經濟對世界的外溢影響將多一些正能量,帶動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增長,這兩年新興市場整體的“大減速”情況可能有所緩解。但話又說回來,前些年美國經濟危機和衰退后采取的應對措施,已經對外部世界造成巨大的不利影響。像巴西、印尼等新興市場經濟的經濟動蕩和幣值波動與美國不無關系,需要這些國家花費相當長時間來化解。 對于中國經濟,美國加速復蘇令人喜憂參半。這主要可以從三個渠道來分析。先從貿易渠道看,美國復蘇將拉動美國的消費。作為美國的最主要貿易伙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預計可以保持穩定甚至增長。這對加快轉型、穩中求進、把經濟增速從高速轉向中高速軌道的中國經濟顯然是個利好。 從金融渠道來看,美國經濟向好將推動美元升值,拉高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這會增加中國從國際市場購買資源的成本。但從雙邊匯率關系看,人民幣對美元預計還將維持穩中有升的中長期走勢。近兩年,盡管“匯率戰”悄然淡出輿論熱點,但這并不說明匯率問題不再是中美之間的一個博弈點。事實上,中美雙方都在實時盯緊對方的匯率走向,保持相對默契。而一旦美國國內政治形勢壓力增強,國會就會有人出來炒作匯率事件。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在全球治理的博弈將受到影響。回顧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中美兩個大國在全球經濟治理領域的合作與較量,許多戲劇性的時刻令人印象深刻。美國先是向中國伸出橄欖枝,拉攏中國幫助化解金融危機,把二十國集團抬升到全球經濟合作首要平臺,另外,許諾提高中國在IMF和世界銀行等核心國際組織中代表性和發言權。當危機漸漸退卻,美國落實承諾的意愿明顯下降,例如轉移IMF份額事宜已經幾次過了所謂“最后期限”,迄今還“卡”在美國手里。而在區域和多邊貿易談判中,美國正在加速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TTIP(跨大西洋(7.39, -0.25, -3.27%)投資和伙伴關系協定)的“兩洋戰略”談判,力主把握21世紀的全球貿易規則主導權。 如果說,危機時期,中美經濟關系是“合大于爭”,那么在危機后,尤其是美國實力增強時,二者可能面臨“爭大于合”的局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