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看起來已經達到了擺脫危機陰影所需的發展速度,但這并不意味著未來幾年美國經濟不會再感受到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 在經濟復蘇連續數年步履蹣跚之后,美國經濟終于在2013年下半年開始顯露出了真正穩健的跡象。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加快。預測機構Macroeconomic Advisers預計,本月晚些時候出爐的GDP數據將顯示美國經濟折合成年率增長4%。 由于財政緊縮緩解,即便上周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令人失望(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12月份非農就業數據有些反常),這可能也是美國經濟最終開始恢復正常的一年。 為什么是這一年,而不是一年前,或者兩年前?一個原因可能是以人均GDP(大致來講,就是平均生活水準)衡量的美國經濟在2013年才達到了衰退前的峰值。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經濟學家Carmen Reinhart和Kenneth Rogoff的研究證明,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經濟體都有一個共同特征,那就是人均GDP不僅出現了非常大的下降,而且需要十分長的時間才能重回舊的峰值。直到去年第二季度,美國人均GDP才突破51年半之前的峰值。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之后,美國經濟從未經歷過持續時間如此之長的低迷。 然而,美國算是幸運的。除德國之外,歐洲的大型經濟體都未能重返人均GDP峰值。由于經濟有在危機過后走向雙底衰退的歷史趨勢,現在還不能認為這些國家已經脫離了困境。 美國人均GDP回升的重要性可能體現在至少一個方面,那就是美國經濟已經走出金融危機造就的泥潭,增強了信心。家庭財富也已回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簡稱:美聯儲)公布的數據顯示,經過通貨膨脹因素調整的家庭財富(這是美聯儲偏愛的一個衡量指標)在去年第三季度重返危機前的高位。 當然,在某些方面美國經濟依然步履艱難。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的GDP依然遠低于產能。目前仍有大量人口失業。此外,盡管并未收集到全部歷史數據,Reinhart指出,即便是在拉丁美洲和亞洲的人均GDP分別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危機之后恢復正常的情況下,這兩個地區的投資支出也低于正常水準。 不難想像類似的情況可能會在美國發生。企業依然處處謹慎。相對于增長,許多投資者更關心的是公司盈利。另外,過去幾年資本支出的匱乏已經導致創新步伐放緩,這可能反過來降低新興技術投資的吸引力。 后果之一就是長遠而言,科技公司及其他資本設備生產企業的股票可能就不是最好的投資選擇。另外一個后果就是,由于投資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那么GDP增速雖然會加快,可能也不會令人振奮。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