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股票估值回歸長期平均水平,我們認為2014年股市將隨著公司盈利增長7%-8%而上漲。隨著美聯儲政策轉向從未經歷過的縮減模式,市場波動性也可能回升至中長期平均水平。 考慮到“縮減之年”行為風險上升,投資者需要注意波幅問題。鑒于多元化可能是金融世界里唯一的“免費午餐”,因此投資者應該拓寬其投資組合的構成,把與股票沒有相關性的資產納入其中,以平滑回報率。 盡管我們仍認為美國股市表現將鶴立雞群,但某些亞洲市場目前已成為重要的價值來源。比如,只要中國能避免信托產品無序違約,或者中國經濟不會進一步放緩,那么我們認為中國股市在未來6個月的表現有望勝出。 在中國,投資者剛剛慶祝過農歷“馬年”的到來。然而,當他們將目光投向整個金融世界時,也可能把未來12個月視為“縮減之年”——即圍繞美聯儲縮減超寬松貨幣政策給全球帶來的后果進行激烈爭論的時期,尤其是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國貨幣兌美元匯率將出現調整。 盡管美聯儲將逐步退出QE,但是投資者在2014年實現股票正回報的勝算仍然較高。實際上,就在美聯儲去年12月宣布縮減消息的當天股市即報之以上漲。然而,最近亞洲市場的動蕩也顯示出投資者應該為市場波動加劇做好準備。事實證明,依賴外部融資的經常賬戶赤字國家對縮減QE導致市場利率走高,從而促使資本回流美國最為敏感。 以2013年為例,美國標普500指數上漲近30%,而波幅還不到10%。然而,隨著股票估值回歸長期平均水平,我們認為2014年股市將隨著公司盈利增長7%-8%而上漲。隨著美聯儲政策轉向從未經歷過的縮減模式,市場波動性也可能回升至中長期平均水平。亞洲市場在過去12個月已經體驗到震蕩加劇,這可能導致不確定性進一步上升。 回報率下降、潛在波動上升,使得短時出現虧損的可能性增加。亞洲市場投資者在過去幾年已變得對持倉價格下跌習以為常。如果他們將倉位轉換為全球股票,那么過去5年間他們僅有1年遭受負回報。然而,如果未來回報率下降而波動上升,那么投資者的季度投資組合出現負回報的可能性將上升。 股票投資者如何應對即將來臨的波動加劇,對于決定其中期投資回報率至關重要。如果他們收到短期虧損的業績單,有些人會恐慌并賣出持倉資產,從而將失去在總體環境有利于股票的情況下實現更高收益的機會。 其他人則可能開始更積極地進行交易。雖然股票之間的相關度持續下降,導致股價表現日益分化,但是沒有證據顯示在如此環境下人們的選股能力會神奇地提高。雖然某些人可能會成功,但是許多投資者只會增加成本,降低回報率。 也許最令人擔心的對回報率下降的行為反應是,那些以最近幾年的表現為回報率預期目標的投資者,會承擔不恰當的杠桿水平,以“彌補”業績差距。杠桿和波幅搭配失當。 考慮到“縮減之年”行為風險上升,投資者需要注意波幅問題。鑒于多元化可能是金融世界里唯一的“免費午餐”,因此投資者應該拓寬其投資組合的構成,把與股票沒有相關性的資產納入其中,以平滑回報率。 其中一種多元化資產可能是最佳對沖基金,其專長使得他們能最好地利用股價走勢分化加劇帶來的機會。許多股票對沖基金也在尋求從特定情況下獲益,例如并購活動等,根據Dealogic的統計,2013年并購交易同比增長5%。 簡而言之,即使波動性上升,但投資者在2014年仍可能從股票獲得收益。而且,盡管我們仍認為美國股市表現將鶴立雞群,但某些亞洲市場目前已成為重要的價值來源。比如,只要中國能避免信托產品無序違約,或者中國經濟不會進一步放緩,那么我們認為中國股市在未來6個月的表現有望勝出。中國政府對改革的承諾以及掌控一切金融難題的能力,有助于這個國家比其鄰國(例如對外部融資依賴性更強的印尼)保持更大的彈性。 然而,隨著“縮減之年”的推進,投資者必須采取有序的投資方式。雖然市場中的多數人會盡力將投資與情感區分開來,但是在回報下降而波動性有可能加劇的情況下,這種區分將變得愈加困難。隨著對投資組合虧損的擔憂重新抬頭,投資者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進行多元化投資,并且要記住投資不能感情用事。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