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官員渴望看到經濟站穩腳跟,但他們本周不得不面對市場振蕩的殘酷現實。市場動蕩可能威脅本已萎靡不振的經濟成長,并讓全球在更長時間里依賴寬松的貨幣政策。 股市周三再度大跌,推動標普500指數自9月中以來的跌幅接近8%。美元下跌,美國公債價格上漲,因之前中國通脹數據、美國零售銷售和生產者物價指數(PPI)疲弱,令人擔心全球經濟可能比原本認為的更加疲弱。 上周股市轉而下跌,結束今年多數時間的上漲勢頭,許多決策者最初對此并未予以重視。實際上,這波跌勢可能被看作令市場再度出現一些良性波動;之前有官員擔心市場可能過于自滿,忽視了從烏克蘭緊張情勢到埃博拉疫情爆發的各種風險。 但這波跌勢加劇可能令人擔心市場下挫過多過快,并有可能打擊信心,導致支出收緊,因此或許已引起主要央行的注意。 “這讓我回想起(2008年)銀行業危機期間的大規模資金避險流動,當時市場擔心全球經濟將陷入蕭條,”位于愛丁堡的RIA Capital Markets策略師Nick Stamenkovic表示。 了解央行決策情況的經濟學家稱,市況急轉直下無疑讓央行官員感到擔憂;但還不清楚他們會在何時以及如何做出回應。 在過去一周,投資者已將美聯儲首次加息的時間預估由明年夏季推后至2015年底,甚至2016年。 自六年前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央行官員在救助全球經濟方面一直一馬當先,他們將利率大幅降至零,并通過大規模購買公債等非常規舉措向經濟注入數以萬億計美元。 上周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會議上,央行官員顯現出自滿情緒,認為他們的任務基本完成,并呼吁各國政府各盡其職,通過基礎設施投資提振需求并促進就業。 **兩難的老問題** 從美國到日本,各國央行官員面臨困擾他們數年的問題:究竟近期的劇烈震蕩僅僅是市場對潛在升息、中東緊張局勢等諸多問題進行調整的跡象嗎?還是反映出全球經濟正在滑坡? 那些仍具備回旋余地的央行已經在采取行動,瑞典、波蘭和韓國央行過去幾天紛紛降息。中國政府也料將利用政策空間繼續推出刺激措施,以避免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過度降溫。 美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所面對的挑戰更為艱巨,因為他們早就用盡了常規貨幣政策。 美國和英國官員特別渴望開始升息,部分是因為在利率接近零水準的情況下,一旦出現經濟出現下滑,他們不得不再度訴諸非常規政策。 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總裁威廉姆斯周二對路透表示,如果經濟前景明顯惡化,他對于啟動新一輪資產購買持開放態度。但他強調這種可能性不大,他的基本看法是美國經濟能夠經受住全球不利因素的沖擊,美聯儲可能在2015年中期開始升息。 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非常規政策仍在大舉推進,而這些政策的效果好壞參半。他們可能被迫采取更多行動,盡管歐央行總裁德拉吉最近表示現在輪到歐洲各國出力了,他稱,像德國等等有借貸能力的政府,應該增加支出。 美聯儲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于10月28-29日開會,計劃屆時結束購債操作。會議聲明的措詞將格外受到關注,投資者欲從中判斷近期全球事件對聯儲的想法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響。 “最近幾天,我們已經看到許多大起大落,我們不知道這會造成什么影響,”前美聯儲經濟學家、咨詢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高級經理Antulio Bomfim說,“我認為這不會讓(FOMC)發生根本性地轉向,(但)這確實讓一個已經非常謹慎的委員會更加謹慎。”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