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擔心美元走強將影響企業利潤之際,美元和美股同步上漲的罕見情況將只是“曇花一現”。 過去五個月,美元和美股標普500指數聯袂上漲,完成1999年以來的一項“壯舉”。 然而,兩者的聯動關系本月被打破,美聯儲(FED)以美元上漲為由下調了經濟增長預估,為此,分析師們也自2009年以來首次下調了利潤預估。 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駐倫敦的十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Athanasios Vamvakidis說道:“這種局面暫時不會再出現了,就美元目前的水平來看,一旦繼續升值就會估值過高,從而開始對美股產生負面影響。” 分析師們預計美元的上漲勢頭將持續到2016年。由于美聯儲實施的零利率貨幣政策,美股自09年3月來走出長達六年的牛市,標普500指數上漲幅度達到205%。 隨著美國出口商品競爭力下滑,進口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上升,美元升值的負面影響正逐漸在經濟中體現出來,當股市投資者考慮美聯儲結束零利率政策的影響之際,美元的漲勢加劇了他們的擔憂。 過去一年美元兌歐元大漲超過20%,隨著決策官員及企業警告美元升值對通脹率、經濟增長、出口及就業的影響,美元這個月有所回調。 不過路透社評論稱,過去約40年來,美元走強的時間段不多,但一旦出現往往會持續一陣子。 從1973年美元浮動之后的美元指數圖表顯示,美元持續性強勢的次數不多,僅僅有過另外兩次明顯的強勢期,但就像下面圖表所顯示的,這些強勢期往往持續長達7-8年。 1978-1985年這段時間,美元上漲逾50%。這一期間美元走強伴隨著美國大幅加息,以壓制1970年代石油危機所造成的通貨膨脹,而且里根總統兩屆任期內經濟的復蘇又強化了這一態勢。直到1985年廣場協議后七國集團(G7)決定采取措施抑制美元漲勢,這波升勢才結束。 另一個美元強勢時期是1995-2002年,背后的原因是低通脹、克林頓總統第二任期時科技引領的經濟繁榮。這一時期美元強勢對海外的影響反映在1997-2000年一系列新興市場的崩潰以及歐元創立之上。 不算2008和2009年金融危機高峰時期美元短暫的、和壓力有關的沖高,這波始于2011年的美元漲勢僅僅是42年前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第三次美元走強期。 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在2011年觸及低點,然后在過去四年上漲將近16%。推動這波美元上漲的原因是美國經濟先于貿易伙伴國走出信貸危機,以及在通脹率持續處于低位時就撤出之前的印鈔措施。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