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7月銀行結售匯再現大幅逆差,結束此前連續兩個月順差,彰顯國內外匯市場供求明顯惡化。隨著美聯儲加息時點臨近,跨境資本流出新興市場壓力上升,中國亦不例外,但中國有能力穩定匯率預期,確保人民幣不失控。 中國國家外管局周二(8月18日)公布數據顯示,7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655億元人民幣,上月為順差129億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743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912億元。與金融機構當月外匯占款減少2,491億元方向一致。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指出,臨近美聯儲加息時點,由于美元的全球中心貨幣地位導致了美聯儲貨幣政策具有顯著的溢出效應,跨境資本流出新興市場的壓力上升。 在聯儲加息前夕,人民幣貶值則使新興市場腹背受敵,尤其是對于與中國貿易關系密切的亞洲新興國家而言。林吉特、泰銖等新興貨幣遭遇拋售紛紛大幅貶值,其中林吉特創出近17年低位,泰銖因曼谷爆炸案影響亦創出六年低點。 越南、韓國等國對于中國的出口均占其GDP(國內生產總值)10%以上,人民幣貶值后,對其經濟造成的拖累不容小覷。越南央行已將越南盾的交易浮動區間從1%上調為2%,并允許越南盾跟隨人民幣貶值;而其他新興貨幣也存在進一步貶值的風險。 人民幣兌美元早盤一度跌約200點子,“從flow看還是買的稍微多些,整體流向和新興市場是差不多的,但中國現在是大國,有能力應對這一切,穩定住預期還是沒問題的。” 一外資行交易員表示。 銀行結售匯重現逆差 外管局數據顯示,7月銀行結售匯逆差2,655億元(等值434億美元),在連續兩個月順差后再現逆差。其中,銀行代客結售匯逆差1,743億元,創四個月最大,上月為順差547億元;銀行自身結售匯逆差912億元,上月為逆差418億元。 刊登在外管局網站的數據并顯示,7月銀行遠期凈售匯975億元,凈售匯額較6月的516億元繼續擴大。截至7月末,遠期累計未到期凈售匯2,902億元,較上月的2,124億元繼續放大。 1-7月,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9,129億元(等值1,488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累計結售匯逆差6,760億元;銀行自身累計結售匯逆差2,369億元。同期,銀行代客累計遠期凈售匯5,182億元。 此外,7月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重陷逆差,為逆差129億元(等值21億美元),上月為順差1,492億元(等值244億美元)。1-7月,境內銀行代客累計涉外收付款順差2,587億元(等值424億美元)。 謝亞軒分析指出,境內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轉為逆差,從結構來看,服務貿易流出規模大幅上升至980億元;證券項下凈流出289億元,此前為連續兩個月凈流入,反映出隨著A股震蕩加大,對北上資金吸引力減小。從幣種結構來看,跨境人民幣連續第三個月凈流入,當月為725億元。 從企業結售匯意愿看,企業和居民的購匯意愿大幅上升、而結匯意愿則快速下降。貿易項下的購匯意愿為58%,是2012年初歐債危機緩釋之后的最高值;而結匯意愿則創歷史新低,僅為52%,較上月下降5個百分點。 外管局從2015年開始,在此前每月公布數據口徑和種類基礎上,新增加公布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中的貨物貿易(海關統計口徑)和其他投資兩個子項目數據、中國國際收支口徑貨物貿易月度數據、中國外匯市場交易概況月度數據,并取消公布非居民人民幣存款季度數據。 銀行代客結售匯形成的差額將通過銀行在銀行間外匯市場買賣平盤,是引起外匯儲備變化的主要來源之一。但引起外匯儲備變化的因素還包括外匯指定銀行為自身辦理的結售匯和銀行結售匯綜合頭寸變動等。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