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黃金價格的判斷上來講,基本面的分析決定了基本方向。基本面分析的是市場供求關系,它是決定市場根本走向的因素。雖然市場可能出現漲跌,卻不可能長期背離。”張炳南指出。 在上世紀90年代,金價出現持續下跌,有人曾因此得出結論,認為黃金將退出貨幣市場,淪為普通金屬。然而,除了金價在1999年和2001年兩次下跌到每盎司250多美元以外,黃金在這之后的上升趨勢還從未被破壞過。張炳南認為,黃金市場長期來看處于牛市之中。上世紀90年代甚囂塵上的“黃金無用論”已經破產。 但是我們要問,為什么在上世紀90年代金價會持續下跌?現在為什么會上漲?為什么2005年以來所有貨幣金價都上漲? “實際上在這些年里金價下跌,主要是因為美國實行強勢美元政策,美元利率高,價格又堅挺,黃金不但沒有利息收益,還要支付保管費,自然不受歡迎。而投機商更是趁機做空,拋售黃金壓低金價,又把所得存入銀行謀取利息。然后在低位上將黃金買回來,兩面獲利。”張炳南分析說。 然而在2001年以后,一方面美國降低了利率,投機者無法再獲利,更重要的是美元自身由于雙赤字不斷貶值,黃金自然顯示出其擁有內在價值的本色,而受到市場青睞。 目前雖然美元仍然有3%的利率,但美元本身已經今非昔比,美元已不是當年的強勢美元。只要美國高額雙赤字的政策不變,就不可能得到大家的信任,金價上漲的走勢也就不會改變。黃金價格的最終趨勢,是由黃金的基本面,以及黃金在全球經濟發展和彌補信用貨幣缺陷的地位所決定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