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黃金期貨走出了一條“V”字形曲線。受國際貨幣基金會(IMF)同意拋售黃金的消息影響,4月8日外盤黃金大跳水,上海期金也隨之走低。 國內的黃金期貨還面對著另外一種壓力:受到保證金比率即將上調的影響,上海期貨交易所的黃金主力合約持倉量近期在逐步下降,顯示出資金在逐步地撤離。 流動性減弱 盡管4月7日內外盤黃金期貨合約還全線飄紅,但是當4月8日IMF同意拋售403.3噸黃金的消息傳出之后,國際金價出現大幅度跳水,COMEX黃金跌至908美元。不過,黃金隨即出現反彈走高,4月9日,COMEX黃金6月合約上漲2.1%,收于每盎司937.50美元。4月10日,滬期金上漲1.86%。 “其實IMF的拋售是將拋售黃金的總量分成若干份,在2到3年的時間里逐步拋出,對市場的打壓力度并不是很大。”首創期貨黃金分析師劉旭向理財周報記者表示,黃金反彈的最大阻力不是拋售打壓,而是缺乏基本面商的支撐,此次反彈的上漲空間有限。 在年初時,權威貴金屬咨詢機構GFMS給出的預測報告認為,黃金將在2008年四季度摸高至1000美元,但由于美元貶值、次貸加深、資金炒作等因素,黃金在2月底就升至1000美元,與市場預期出現一定的偏差。 而美國短期利率上漲說明市場的資金情況也不容樂觀,占據市場70%份額的基金面臨資金流動性減弱的壓力,在年初調高農產品和黃金等大宗商品的比例后,基金將會持續選擇減倉策略。目前來看,國際市場對黃金影響最大的因素來自投資,但是基金的資金壓力加大無疑會導致黃金缺乏資金面的支持。 散戶撤離 外盤黃金遭遇基金的減倉,上海黃金期貨也面臨散戶資金撤離,交易量萎縮困境。 理財周報記者發現,從4月7日開始,黃金主力合約0806的持倉量就在日漸減少,截至4月10日記者發稿之時,四個交易日之內持倉量累計減少4430手,與上周31828手的持倉量相比減幅高達13.9%。 需要交代的一個背景是,目前上海黃金期貨的交易中機構的參與比例極低,剛剛取得黃金期貨經營牌照的商業銀行們尚未大舉進入市場,只有山東黃金等4家擁有現貨商背景的機構在進行交易,而且持倉席位顯示從3月27日起,黃金的持倉排行榜已基本上找不到這四家機構的身影。也就是說,撤離黃金的投資者多數為散戶。 分析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黃金主力6月合約交割在即。按照交易所的規則,從5月1日起,即將進入交割期的黃金0806主力合約保證金將上調至15%,5月第10個交易日上調至20%,6月起調至30%至40%。與目前10%的保證金相比,投資黃金期貨動用的資金將大幅增加。再加上交易所規定自然人客戶持倉不允許進入交割月,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資金撤離0806合約。 盡管有一部分資金流向了黃金遠月合約,但是遠月合約的增倉主要集中于0812合約,從4月7日至4月10日累計增倉1628手,只占減倉數量的約1/3。這四個交易日中,全部上海黃金期貨合約凈減倉3054手,按10%的保證金和206元/克的黃金期貨價格計算,流走的資金約為6000萬元。 現貨商反手做多 散戶在撤離的同時,現貨商也不再堅守自己的空方陣地。上周空方持倉排行榜上山東黃金、紫金礦業等四家現貨商的身影均消失不見。4月8日起山東黃金開始反手做多,一直保持263手的多單持有量,位居多頭第14位。 劉旭認為,這主要是因為目前的期現倒掛現象導致的。據統計,期現倒掛現象自3月31日開始,已持續了一周多的時間。本周一,黃金現貨價格每克高出期貨價格約2.4元,即使去掉手續費等各方面的成本,兩者之間也存有1.5元到2元的套利空間,一手黃金合約最低可獲利1500元。 在這種情況下,期貨傳統的保值作用消失,現貨商轉而買期貨,賣現貨,以獲取套保利潤。黃金生產商有現貨作為支持,這種獲利是無風險的。再加上黃金T+D與黃金期貨都是杠桿交易,占用資金都不是很大,現貨商有足夠的理由轉而做多。 不過分析師也認為,由于目前黃金相對于外盤和現貨都呈現較弱的貼水現象,做多以獲取套利的投資者增加后黃金期貨價格將會上漲,從而抹去倒掛的價差,做多的利潤空間也將被壓縮。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