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一季度黃金再創新高
2008年第一季,黃金價格再創歷史高點。3月17日,倫敦午盤定盤價為每盎司1011美元。(如圖示)
第一季黃金平均價格攀升到924.83,比去年第四季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38.58美元。因為第一季漲勢迅猛,金價出現調整也實屬正常。但是截至發稿,950附近的交投價格(北京時間4月24日,國際金價約904美元,編輯注)仍然遠遠高于去年695.39的均價。
因為金融市場受到諸多因素的左右,今年第一季金價劇烈波動司空見慣。這些因素包括次貸減值新聞、美聯儲大幅降息以及美國一系列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3月20日,金價波動率從去年第四季底的19%上升到28%的頂峰。但是金價波幅比其它金融和商品市場的波幅要小得多,比如白銀和鈀金3月底波動率達到70%;標普 500波動率為29%。
投資者投資興趣不斷上升,這似乎仍是金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第一季度,投資者透過交易所上市基金(ETF)又買進了72噸黃金,使得ETF截至三月底的黃金總持有量達到943噸。歐洲的買盤力量尤為活躍,其中在泛歐交易所上市的黃金ETF 基金Lyxor GBS 的黃金持有量增加了16噸,黃金ETF的領導者Street Tracks Gold Shares的資產也增加了14噸,達到642噸。(下圖揭示了黃金ETF 的黃金持有量)
另外,衡量投資信心的Comex和CBOT的凈期貨多頭頭寸,雖然當季下降,但仍比歷史水平高2200萬盎司。
實際用金投資數據有些滯后,目前僅有截至07年第四季度的數據。因此,報告對此有關評論僅限于截至去年第四季度的數據。去年第四季度,凈零售投資非常疲軟,較上年同期下降了39%,為67噸,看來是獲利回吐的原因。但從07年全年來看,零售投資保持近年來一貫的趨勢,仍處上升階段,主要受印度、土耳其和越南需求穩健的推動。07全年黃金零售投資增長2%,為405噸,
信貸危機的影響繼續主導第一季市場的走勢。黃金倫敦午盤定盤價上破1000大關,并且在3月14日和17日連續創下紀錄新高1003.50和1011.25,金價創紀錄新高時恰巧發生美聯儲以及摩根大通拯救貝爾斯登的事件。自從去年秋季信貸危機全面爆發,把黃金作為避險資產就成為一個關鍵的主題。如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有關信貸危機可能令全球經濟付出1萬億美元代價的估計是正確的,則這一關鍵主題還將延續一段時間。
因為美聯儲第一季再次降息200個基點,美元也繼續受壓,貿易加權指數跌至歷史新低。美聯儲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全面顯現尚需時日,與此同時,經濟數據繼續惡化。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勞動力市場,第一季就損失了上百萬個工作崗位。事實上,宏觀經濟數據和美聯儲快速降息的政策,都強調了美國經濟正處于衰退邊緣,或者已經處于衰退之中。
在經濟衰退中,自然會有表現好的資產,例如固定收益型資產;也有表現不好的,例如周期明顯的股票。那么黃金與經濟衰退的關系如何呢?我們已經在新近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報告詳細內容:美國經濟衰退不會對金價構成負面影響)中闡述了這個問題,在此不再贅述。
◎黃金(及總體商品市場)表現繼續優于股票和債券市場
過去一個季度的市場趨勢再次受到房產和金融市場危機的主導,巨額次貸減值和銀行業創紀錄的損失充斥著整個季度。這樣的狀況在美聯儲緊急援助華爾街知名投行貝爾斯登(Bear Stearns)中達到頂峰。金融股的大幅下挫(紐約證交所金融股指數1季度重挫11%)拖累了全球股市,標普 500指數單季收跌9%,至1322.70點。
另一方面,由于美聯儲進一步降息,宏觀經濟數據愈發疲弱,債券市場受到持續的保值需求買盤支持。美聯儲成為08年1季度全球最為激進的央行,單季降息累計200個基點(1月22日緊急降息75個基點,1月30日利率會議降息50個基點,3月18日降息75個基點)。
同時美聯儲還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期望減輕銀行間市場的流動性壓力。宏觀經濟數據也是支持債券的因素之一,隨著次貸危機蔓延至勞動力市場等其他經濟領域,10年期美債收益率1季度累計下跌130個基點,至3.4%。
此外,由于美元大幅貶值(美元貿易加權指數創出歷史新低),擔憂情緒令市場買入更多黃金,以對沖保值。在3月17日全球股市因貝爾斯登事件出現暴跌時,金價創出歷史新高(倫敦定盤時達到1011美元/盎司)。08年1季度,金價累計上揚12%,跑贏標普商品價格指數(S&P GSCI Index),并成為該商品指數中表現最好的商品。
◎房產和金融危機深化 全球經濟一季度繼續惡化
美國宏觀經濟1季度進一步惡化,房產和金融部門的疲弱表現進一步傳導至廣泛的經濟領域。美聯儲4月8日公布的3月利率會議紀要指出:“許多美聯儲官員認為08年上半年經濟活動有收縮的可能。”
這將令美國經濟陷入技術層面的衰退中,通常對衰退的定義為經濟連續2個季度出現負增長。盡管會議紀要也表示,與會的官員認為08年下半年和09年經濟將維持小幅增長,但同時指出經濟下行風險持續,并“可能出現較目前更嚴重、持續時間更長的下行趨勢”。
美聯儲聲明的悲觀情緒很容易被理解。根據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的數據顯示,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活動自2月以來,一直面臨裁員的狀況,1季度有近100萬雇員失去工作。隨著房產價格繼續跌落,油價升至100美元/桶上方,消費者變得更為沮喪,并削減非必需品的購買也就不足為奇了。受到家庭支出減少的影響,美國2月零售銷售月率下滑0.6%。
與此同時,英國3月GfK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1993年以來最低水平,同樣受到房產市場惡化的影響。英國3月Halifax房價指數年率下滑2.5%,意味著英國房價12年來首次低于去年同期水平。經濟學家迅速調低對英國經濟增長的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調降英國08和09年經濟增長至1.6%,若最終經濟增速降至該水平,將創出1992年以來最低經濟增長水平。由于歐元區宏觀經濟方向相對不明朗,英鎊兌歐元在4月9日創出歷史新低。
◎第一季度黃金需求情況
珠寶需求
請特別注意:珠寶和工業需求數據有所滯后,截至到目前最新數據是07年第四季度的數據,今年第一季度數據將在5月中旬發布。
07年黃金珠寶消費達到創紀錄的540億美元,相比前一年上升21%。以公噸計算的需求擴張也較為可觀,提升5%,至2401噸。然而,在經歷了年初的強勁增長后,金價在去年后幾個月的飆升對很多國家需求造成打擊。因此4季度需求以噸計年率下降17%(以美元計提升6%)。
但各國的需求情況卻不盡相同,全球最大的黃金珠寶消費國印度的需求形勢是受價格嚴重影響的典型,以噸計算印度需求在去年前3季個度的增幅達到創紀錄的40%,但4季度卻大幅萎縮了67%。中東地區的變化雖然不曾如此戲劇化,但也同樣承受著價格波動的影響;沙特和海灣地區前3季度需求增9%,4季度下降16%。但相反,中國在前3季度出現26%的增長后,4季度需求依然提升了18%。
而將于5月中旬公布的08年1季度數據很可能顯示珠寶需求依然萎靡,原因是黃金價格維持高位,而且波動性依然很高。各個主要市場的人氣繼續高漲,暗示長期價格的滑落的勢頭將很可能溫和。
工業應用
07年黃金的工業用途需求以噸計提升1%,至創紀錄的461噸,等同于以美元計16%的增長。4季度需求低于前一年同期,然而電子產品的小幅增長足以抵消牙科醫療以及“其他”行業類別的下降,當季需求滑落2%,至112.9噸。
4季度電子產品的黃金需求主要受半導體銷售的增長,最主要是具有高半導體價值的、如平板顯示器以及MP3播放器等產品的需求。盡管創紀錄的金價看來并沒有傷害這一行業的需求,但價格進一步的漲勢很可能促使制造商尋求技術手段,以降低產品對黃金的依賴。
若2008年經濟整體形勢仍維持目前這種情形,那么工業領域黃金需求的下降是很有可能的。
◎第一季度供應情況
金礦黃金產量情況
自2001年以來,盡管黃金價格不斷攀升,但金礦產出處于下降趨勢。去年,全球金礦產量微幅下降0.4%,至2,476噸。南非去年黃金產量為270噸,遠低于上個世紀70年代700-800噸的年產量。隨著產量下降,南非失去全球最大黃金產出國的地位。去年,中國以270余噸的產量,居于世界黃金產量頭號大國(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07年黃金產量270.456噸,居世界第二,南非仍位居首位。編輯注)。澳大利亞、美國、秘魯產量分別位于第三至第五位。
與此同時,金礦行業成本持續上升。根據GFMS的統計,黃金產出成本去年上升近100美元/盎司,達到496美元/盎司。在過去的幾年中,礦場面臨來自各方面的成本增長,包括單位勞動力成本、能源和其他原材料成本、美元下跌導致非美元地區的營運成本上升等。不過,全球金價上漲較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更為迅速。去年,金礦平均現金利潤為300美元/盎司。
央行售金情況
官方繼續凈拋售黃金,因此每年都增加了市場上黃金的供應量。作為黃金本位制時代的產物,黃金在歐洲國家央行儲備中的比例很高。歐洲國家央行根據第二期央行黃金協議,進行黃金拋售。
目前已經進入央行黃金協議的第四年(本期黃金協議是從2004年9月開始,為期5年),截止3月底,簽約國已經拋售了每年500噸額度中的204噸。主要拋售國為法國(67噸)、瑞士(65噸)、歐洲央行(42噸)、荷蘭(23噸)。在過去的兩年中,簽約國拋售的黃金達到了協議規定的上限(05/06年拋售396噸,06/07年拋售476噸)。由于協議還有5個月結束,很難判斷今年拋售是否也會達到上限。
今年截止目前為止,來自其他地區的信息較少,不過在過去的半年中,報告顯示白俄羅斯、約旦、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和卡塔爾的黃金持有小幅上升。
◎第一季度黃金關鍵黃金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