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10噸黃金與藏金于民"
"4月中旬的時候,有沿海的客戶向我公司咨詢,希望訂購黃金10噸,"西漢志(北京)國際黃金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漢君先生對記者說,"后來得知,是我們隔海相望的一個鄰國的客戶需要這批貨。"
黃漢君表示,10噸黃金相當于山東黃金(600547行情,股吧)一個季度的產量,也相當于央行黃金儲備的1/60,不是個小數目,"一般企業不會一次要這么多的黃金,雖然我們最后放棄了這筆生意,但是,境外客戶在我國民間搜集黃金的現實,我們期望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除了面對境外的黃金需求,作為民營金商的西漢志同時也感受到了國內黃金的巨大需求,日前,該公司在北京開張了位于地鐵五號線東四站東南出口、三利德珠寶城內的第三家金店,用來滿足投資者越來越大的消費需求。
"我國的黃金市場還可以做的更加與國際接軌,西漢志在這方面已經有了成熟的經驗。"黃漢君說。西漢志的黃金產品借鑒了國際上成熟的黃金經營模式,再結合中國的法律法規,做到了可以首付20%預付款、24小時根據國際金價走勢預訂,預定后24小時內補齊全款提取現貨;同時提供回購,投資者在金價上漲后,可以擇機將產品賣還給西漢志公司,實現投資收益。
由于訂貨以及回售方式靈活,加上其原料金全部采購自上海金交所AU9999規格產品、委托山東招金、內蒙乾坤等知名企業鑄造,用料與鑄造都得到了保證,西漢志黃金產品在問世的2年多時間里,保持了良好的銷售業績與擴張勢頭。
"我們希望做活做多市場,推動藏金于民的國策。"黃漢君表示,"雖然說藏金于民,但相比較美國8100多噸的黃金儲備,央行600噸的儲備太少了,最好能有所增加。"
金融的金鐘罩
"美元的連續降息和貶值讓它作為儲備貨幣的作用正在退化。"美林商品策略師Mark Matthews認為。
作為國際金融流通中的"硬通貨",黃金是保障國家金融秩序的最后一張王牌,由于美元的疲軟,美元的外匯儲備地位越來越下降,手握萬億美元外匯的中國噬待解決金融資產的保值增值問題。
金天下首席經濟學家張衛星說,"美國黃金儲備8100多噸,市值2300多億美元,中國的美元外匯可以將美國的官方儲備買好幾次。但美國不會把自己的黃金儲備賣給中國。"
美林商品策略師Mark Matthews說,"以美元標價的資產已經*不住了,我們希望持有人民幣,但是不可能,那么我們只好持有歐元、澳大利亞元和新加坡元,當然還有商品。"
而在所有的商品中,最據保值功能的,莫過于曾具備貨幣功能,為全球金融體系帶來上百年低通脹良好金融秩序的黃金。雖然重返金本位制度并不現實,但是,增加黃金儲備,應對可能的金融危機,不失為一種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