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國際市場黃金價格持續攀升,國內市場對黃金的巨大需求,刺激了外資礦業卷土重來。貴州、云南、遼寧等多個儲量過百噸的特大型金礦山,均被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外資礦業公司控股圈占。此外,礦山開發與地方小區發展、安全環保等各種矛盾也在凸顯。 中國黃金工業是否對外資過度開放了?有關專家認為,鑒于資源緊缺、黃金投資屬性增強的趨勢,外資圈占中國主要金礦將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國家金融安全。有必要調整特殊資源的管理政策,以保證相關產業的效益最大化。 有關專家認為,在國家對礦業缺少統一管理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尤其是西部地區爭相降低引資門坎進行金礦等礦產資源開發,忽略資源成本、淡化當地百姓的長期受益等問題,可能會引發礦地矛盾尖銳、資源枯竭、環境恢復困難等問題,影響當地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得不償失。 2007年10月,新修訂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低品位、難選冶金礦的開采、選礦以及冶煉等貴金屬資源開發項目已悄然退出。這一動向被分析為國家更加注意黃金工業的產業安全,是限制外資進入黃金工業的一個信號。此舉表明中國政府對黃金等稀缺或不可再生資源不再鼓勵外商投資。 盡快對中國各類戰略礦產資源實施國家管制,并建立戰略礦產資源戰略儲備機制,是一個關乎中國國家安全及長遠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雖然有關部門此前已經采取了一些類似取消出口退稅、實行出口配額等限制措施,但這種監管力度遠為不足,而必須雷厲風行地盡快對各類戰略礦產資源的現行產業布局加以全面性的、結構性的調整和重組。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