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關總署周五(5月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4月份出口萎縮,眼下經濟已面臨產能過剩、房地產不振的窘境,而出口下滑更增添經濟下行壓力。在周一糟糕的匯豐PMI數據出爐后,市場便傳聞中國央行可能很快降息,且降息幅度大于以往,而今日貿易帳數據令該預期進一步升溫。 數據顯示,4月份出口按人民幣計算同比下跌6.2%,市場預期中值是增長0.9%。進口同比下跌16.1%,貿易順差為2102.1億元人民幣。 此外,以美元計價的4月出口同比下降6.4%,遠遜于預期的增長2.4%;進口同比降16.2%,降幅也大于預期的12.0%,顯示外需依舊疲弱。4月貿易順差為341.34億美元,市場預期中值為順差394.5億美元。 出口表現遜于預期,經濟面對的挑戰更顯嚴峻。中國上個季度經濟增速創出了200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為了防止經濟趨緩,中國央行(PBOC)過去六個月已經兩次降息、降準。 在貿易帳數據出爐后,澳大利亞聯邦銀行(CBA)經濟學家Li Wei認為,中國央行將于周末降息。 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4月出口同比下滑6.4%,為2009年來同期表現最差,此前出口被視為今年穩定中國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如今已為經濟帶來下行風險;認為在今天令人失望的數據發布后,政府不會袖手旁觀,因此預計本周末中國央行將會采取降息行動,而唯有盡快降息,才能保障政府的經濟增長目標。” 澳新銀行(ANZ)中國經濟師周浩表示,進出口同比數據表現不如預期,主要是外圍經濟都表現不佳,外需整體疲軟,未來出口還是會面臨比較大的壓力。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進口數據,過去一個月包括原油鐵礦石價格都出現較大反彈,但中國的進口比上月還差,從量上看,進口量也更小,足以顯示內需疲軟程度。 周浩稱,未來還需出臺更多支持性舉措,包括退稅,這個可能很快就會出臺,當然在財政政策包括房地產政策方面都有進一步加碼的空間。 周浩認為,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整體強勢,對出口是會有影響,但現在中國進出口問題已經不是人民幣匯率貶值1-2%就能緩解的;通過匯率貶值提振出口,除非有很大幅度的貶值,但這種可能性很小。 荷蘭國際集團(ING)駐新加坡亞洲研究部負責人Tim Condon說道:“第一季度全球性的需求疲軟并非轉瞬即逝,將持續下去。(中國央行)是時候再度降息了。” 中國國家信息中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4月份的貿易數據比較差,出口降幅雖然收窄但并沒有回正,顯示國際市場需求依舊不旺,而進口降幅也有所擴大,主要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較低有關,預計進口會在下半年有可能隨大宗商品價格反彈有所回正,而出口則完全取決于國際市場,國內政策能調控的空間也很有限。 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日前提出,要高度重視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定向調控力度,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并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增加公共支出,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海通國際首席經濟學家胡一帆周四發表報告稱,中國實體經濟仍然面臨著嚴重的下行壓力,預期中央政府會出臺更多財政支持,貨幣寬松亦將持續,并可能會采取措施消化部分商品房庫存。 胡一帆稱,穩增長再次成為本次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重中之重;預計年內將再有3-4次降準以及1-2次降息,此外,將出臺更多非常規性貨幣措施,以保持充足的流動性。 事實上,在周一匯豐采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出爐后,就有外媒警告稱,中國央行在刺激上來次“大的”。 彭博亞洲首席經濟學家歐樂鷹與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周一撰文稱,匯豐Markit中國4月份制造業PMI終值低于預估,增加了二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動能繼續減弱的苗頭。央行進一步降息的可能性繼續增強,最早可能會在5月份采取行動。 文章指出,為了支持經濟增長,中國央行或許不得不加快貨幣寬松的步伐。4月份,中國央行把銀行存款準備金率下調1個百分點,下調幅度是以往的兩倍,出乎市場意料。如近日中國媒體所言,眼下的可能性之一是中國央行再“來次大的”,一下降息50個基點。央行通常的降息幅度是25個基點。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