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從上海黃金交易所(下稱“上金所”)獲悉,上金所將研究推出人民幣計價黃金定盤價,具體時間仍待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確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也是僅次于印度的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一直以來致力于黃金交易市場建設。 “上海金”爭取定價權 上金所已連續(xù)八年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現貨交易市場。業(yè)內人士認為,上金所推出人民幣黃金定盤價,意在提升上海黃金價格影響力。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qū)董事總經理王立新在接受中證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預計可達900至1000噸,正常的需求反映到定價機制是一個必然過程。 王立新認為,盡管上海黃金市場交易量大,但是它原來不對外,影響力釋放不出去,現在通過國際板,影響力就被釋放出來了,吸引國外投資者進入中國交易市場,因此,上海作為一個中轉站,對其他周邊市場的輻射影響就會越來越大。 此外,還有專業(yè)人士指出,如果中國人民銀行批準推出以人民幣計價的黃金定盤價,則內地黃金買家和外國供應商可能要按此進行支付,這意味著倫敦黃金定盤價在中國這一全球最大黃金市場上的地位將遭到削弱。但是,鑒于人民幣并未完全自由兌換,這兩種黃金定盤價可能會在全球市場上并肩存在。 黃金滬港通力推國際化 公開消息顯示,25日,上金所副總經理沈剛在上海一個行業(yè)會議上表示,黃金滬港通將于今年7月10日開始,香港投資者將能夠通過黃金滬港通,在上金所的主板、國際板進行交易。交易將通過香港金銀業(yè)貿易場聯通。 分析人士指出,黃金滬港通標志著兩地市場互聯互通不斷深化,由股票市場擴大至商品市場,進一步促進兩地金融之融合與發(fā)展。事實上,滬港通涵蓋的市場仍有擴展空間,例如債券市場,這給兩地的金融業(yè)帶來巨大發(fā)展商機,其中金銀業(yè)貿易場已拍板在深圳前海興建金庫,可儲存一千五百噸黃金,配合未來實金交易激增所需。 此外,黃金滬港通推動中國黃金市場走向國際化。黃金滬港通不僅引進海外交易商與投資者參與,還在滬港合作之下,對中國金市國際化將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去年9月份,上金所“黃金國際板”正式啟動,揭開了中國黃金市場的國際化序幕。黃金國際板的推出使國際投資者可以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交割、租賃、倉儲、托管和轉口業(yè)務,從而真正實現了中國與全球黃金市場的聯動。 值得注視的是,國際金價調整期已接近四年,預期在中國等新興市場需求的帶動下逐步走強。此外,人民幣逐步成為國際貨幣,中國需要增加外儲中的黃金比重,也有望帶動黃金需求。業(yè)內人士表示,國際金價將有比較強的支撐力,尤其是隨著國際金價逐步反映中國因素,后期金價走勢有望重拾升勢。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guī)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