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5年以來,國際黃金價格不僅延續了2012年9月開始的波動下跌趨勢,6月中下旬更是出現了連續大幅下跌。截至7月24日,國際金價已經較2012年9月下跌了37.75%,跌破1100美元/盎司。與此同時,近兩周來還多次出現金價短時間內暴跌的現象,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7月20日黃金價格在亞洲交易時間一分鐘內重挫48美元。 與大宗商品價格一樣,黃金價格長期承壓和短期快速下跌均離不開基本面因素。各大投行分析人士認為,基本面的供需失衡是導致金價出現上述變化的根本因素。 從供給層面來看,當前全球黃金供給明顯處于上升通道。世界黃金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黃金產量同比增長2%,連續6年增長,產量達到3114噸,創歷史新高。包括高盛在內的多家投行均預期,全球黃金產量將在2015年達到峰值。 從需求層面來看,發達經濟體和新興市場國家宏觀經濟的分化表現對全球黃金市場需求形成雙重打壓。如德意志銀行大宗商品市場風險全球主管吳競所言,黃金市場是全球宏觀經濟“風起于青萍之末”的最佳觀測對象。發達經濟體宏觀經濟形勢逐步向好使得全球投資者對黃金“避險性”需求下降,美聯儲和英格蘭銀行的加息預期進一步壓制了投資者對黃金的投資需求。同時,作為傳統黃金消費大國的新興市場國家經濟波動則帶來了黃金消費需求的下降。 從避險性需求看,作為傳統避險和保值工具,黃金價格一直同發達經濟體宏觀經濟情況高度關聯。近期,美國經濟勢頭不斷轉好;歐元區在QE刺激下也開始呈現復蘇跡象;英國經濟復蘇得到進一步鞏固,修正后的2014年GDP增幅更是高達3%。這一系列向好表現壓制了市場的避險性需求。 更為關鍵的是,當前市場對發達經濟體加息的預期不斷提升。自美聯儲逐步退出QE之后,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高度敏感,近期英格蘭銀行內部也傳出了提前加息的聲音。在強烈的升息預期下,黃金相較于美元、英鎊等成熟貨幣的投資吸引力不斷下降。湯森路透數據顯示,當前美國基金投資者從大宗商品和貴金屬基金中大幅撤資,資金流出規模也達到了2013年底以來的最高水平,反映出當前投資者投資偏好的變化。 從黃金消費來看,全球黃金消費需求中,新興市場國家需求是核心。自去年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出現波動以來,其發展增速一直不及預期,與之相伴的則是全球黃金消費需求進一步遇冷。 供需失衡導致了金價的長期承壓。分析認為,短期內希臘危機的不斷緩和、中國市場呈現穩定跡象等因素,都進一步打壓了市場的避險需求。在此基礎上,部分投資偏好發生變化的投資者拋售黃金,黃金的大量賣盤和價格急速重挫觸發了投資者的自動止損賣盤,進一步加劇了黃金價格的下跌,形成了此前觀察到的金價暴跌局面。 當前,主要投資機構對黃金市場供需情況的研判并沒有較此前發生變化,多數交易員認為下跌趨勢還將繼續,甚至已有持續看跌金價的分析師表示,年內金價將破1000美元大關。最值得關注的是,當前黃金價格走勢與美聯儲加息日程相關性極高,美聯儲的一舉一動都將對黃金市場帶來難以預計的影響。因此,本月底舉行的美聯儲7月份貨幣政策會議或將成為觀察未來黃金走向的重要參考。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