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穩增長的新招,中國政府昨天主動使人民幣貶值,而工業等經濟運行數據跌跌不休,令寬松政策加碼的預期進一步升溫,有分析師預計近期會有降準舉措。中國央行上次降息是在5月11日,上次全面降準則是在4月20日。 中國央行周二完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以增強其市場化程度和基準性,并一次性貶值近2%。此前橫盤五個月之久的人民幣兌美元即期近兩日急跌3.6%。 人民幣幣值下調料將對外貿出口產生刺激效果。但同時引發的資本外流風險也令近期降準的預期升溫,周三公布的經濟數據疲弱,進一步加深了市場對央行降準在即的預期。 “金融業和地產業對GDP貢獻難以持續,下半年經濟有破7風險,穩增長不會退出,只會加碼,而且思路會更加務實。”民生證券宏觀團隊朱振鑫、張瑜在數據公布后點評道。 他們認為,從貨幣政策看,下一步央行的寬松將更加重“質”而不是“量”,主要是通過降準(對沖匯率貶值)、定向寬松(PSL、再貸款)等方式降低長端利率,雖選擇放松匯率保外需,但也不會任由利率上行沖擊內需。從財政政策看,主要是通過加快PPP項目簽約和城鎮化基金擴容來解決基建融資問題,讓基建穩增長說到做到。 國泰君安固收團隊首席分析師徐寒飛表示,貨幣政策寬松在即。近期金融數據表現明顯好于經濟數據,核心因素在于“注水”,無論是通過“救市”,還是通過專項金融債,還是通過央行各種操作,量化寬松事實上已經發生。 而匯率一次性貶值的重要意義在于匯率定價機制的改變,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獨立性將大幅上升,會更多的根據國內經濟實際情況來確定貨幣政策的寬松程度,而不再受制于外部貨幣的松緊程度。預計近期央行大幅下調法定準備金率的概率大大上升。不過,華創證券債券團隊的屈慶認為,短期來看經濟數據不好不會觸發央行的貨幣寬松。 他指出,匯率貶值壓力大的時候,如果央行再度大幅放松貨幣,無疑是給匯率貶值更大的壓力。相比而言,財政政策更為積極才是核心,7月份財政支出已經加快,后期專項金融債的發行甚至不排除下半年國債的增發都可能承擔更多的保增長的重任。
相關資料:
1,黃金T+D 和 紙黃金 交易的比較
2,黃金T+D 與 黃金期貨 交易的比較
3,黃金“T+D”規定
4,黃金T+D介紹
5,黃金T+D在線預約開戶
6,黃金T+D在線問答
|